浅谈复合制品的臭气问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浅谈复合制品的臭气问题

暂无描述 1 回答 ·  1 关注
共1个回答

  1、臭气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就,复合制品臭气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残留溶剂所产生的臭味;二是聚乙烯树脂产生的臭味。这两种臭味是不同的。
  (1)残留溶剂产生的臭味
  a.复合制品印刷油墨使用的溶剂一般有酮、二甲苯、甲苯、丁醇等高沸点、有臭、有毒性的溶剂;油墨中的颜料颗粒很细小。吸附能力很强,虽然在印刷时已经加热干燥,但由于时间汪;尤其是上墨量较大的印刷品;其残留溶剂更多。若把这些残留溶剂带到复合工序中来,经复合后更难以跑掉,所以会慢慢地渗透出来。
  在上述的溶剂中;特别注意要少量使用丁酮;是不要使用。因为一般油墨在配制时都加有丁酮,如果开启时再添加,就很容易由于过多添加丁酮而残留了过多的溶剂,导致臭味更加明显。
  b.复合工序中使用的胶粘剂产生的残留溶剂。
  c.AC剂带来的残留学生溶剂。
  (2)树脂产生的臭味。
  一般在T型模共挤出的聚乙烯,在300℃左右的熔融状态会发生氧化而入出树脂的臭味。
  2、残留剂量的测量法
  残留溶剂的多少,可以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也可以用重量法测定。下面介绍一种重量测定法。
  从烘道出口取出经烘干又未进行复合的样品,其尺寸为100mm×100mm。立即放到分析天平上称其质量为W,然后把它放到105℃的恒温烘箱中保持1小时,取出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再称取质量为W2(此时W2肯定比W1要小一点,这是由于残留溶剂挥发了),然后接下列公式计算:
  R=(W1-2)/(0.10×0.10)
  R-残留溶剂量(g/m2)
  国内复合干燥后的残留溶剂量控制在10mg/m2以下;美国、日本则要求控制在5mg/m2以下。
  3、消除(减少)臭气的途径
  (1)确保产品的干燥质量(包括印刷中的干燥及复合中的干燥)。能否干燥,在印刷中主要与机械设备的干燥能力、车速、上墨量、油墨所使用的溶剂等因素有关,车速越慢、上墨量越少、溶剂挥发快,则印刷品的干燥越,反之,则较难干燥。
  在复合中主要与机械设备的干燥能力、车速、胶水浓度、上胶量等因素有关,车速越慢、胶水越稀、上胶量越少则越易干燥,反之则较难干燥,即使完全干燥了,也只能是消除部分的臭气。
  (2)要完全消除臭气,不能使用含有毒性、异味、臭味的高沸点油墨、溶剂和胶粘剂,只能要用沸点低的乙酸乙醇、酒精、而酮、异丙醇等无毒、低毒、无异味臭味的溶剂。双组份高性能、万用型的聚氨酯油墨,就不必用芳香烃溶剂,而醇 溶性油墨也没有上述缺点。如果油墨、胶水没有问题,残留溶剂量又非常少,就基本不存在臭气了。
  (3)对于树脂产生的臭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聚乙烯的熔融温度,或缩短T型模具挤压到压辊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大限度地减少臭气了。
  后提醒企业注意,有时复合制品包装袋在室温下闻不出有异味、臭味,但当用它包装还带有热量的食品(如刚从加工线上烘烤好的饼干)时,待冷却后再品味该食品时,则出现了强烈的异味、臭味,这是由于残留溶剂过多,而在温度升高时,促使了残留溶剂的渗透、挥发而造成的。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