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姐给我讲了个故事,太好笑了是她和外甥的对话:姐:我小时候,吃个煎
鸡蛋就是好东西了。有一回,你姥姥煎了个鸡蛋,给我和你姨吃。别人都没有,就煎了一个鸡蛋,就叫我俩吃。然后你姨嫌分的不均匀,哭了。爷爷就用
筷子中间划了一下,说现在公平了,一人一半。然后我就赶紧拿
馒头去擦锅底(锅里有油啊,带点鸡蛋的香味),你姨一看,哭的更厉害了!外甥:分一个鸡蛋多麻烦啊,不会多煎几个?姐:没有啊!外甥:怎么没有?去买啊!姐:哪有卖的?外甥:去市场啊!去商店啊!姐:村里只有赶集才能买各种东西。平时村里的商店不卖鸡蛋。再说,也没人买啊!外甥就是理解不了,怎么就没卖的,其实也不是绝对没卖的,可是那个年代,谁舍得买啊?都是每家养几只鸡,下蛋多的时候,还得攒几个,留着有事用。下蛋少的时候,就不够吃了。大人们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所以,现在商家搞活动,如果为了吸引老年人来,经常就是赠送鸡蛋,还特别受欢迎。经历过缺衣少穿的年代的人,鸡蛋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年轻的一代,没有体验过,当然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