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一位上市企业老总眼里的食品安全!

最近出外调研,看了养殖、种植、加工三个环节,感慨良多,奉献给大家共享,因为看多的只有不到十家企业,所以难免以偏概全,不妥之处,坛友拍砖!小企业逃避监管,以吃不死人为产品质量标准,在食品企业中并不新鲜,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不再赘述。我从一家国内食品行业排名绝对前十名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入手,总结一下企业老总(二把手)关于食品安全的观点。1 我们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企业老总观点如下,土壤污染、水质污染、转基因,没有一个是安全的,我们是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不安全的责任,为什么板子要打在我们食品加工企业的屁股上?2 关于检测,在提及由第三方负责该集团的食品安全检测的时候,该老总声称,我们一年销售几百个亿,我们自己有能力检测,也拒绝任何第三方介入,因为调研是官方组织的,同时发现有一些检测专家,该老总立刻拒绝参观实验室,反复强调,我们的检测能力以及每年数千万的检测投入。笔者看出猫腻,因为检测实验室是否在运行,甚至每日的检测量,做过实验的人,到实验室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偷偷问实验室打扫卫生阿姨,结果是,阿姨说,该企业的工作很清闲,她负责打扫实验室。3 该老总反复问,政府能给我多少检测经费,百八十万的钱,我们看不上,也不够,能否考虑多给一点。言下之意,检测应该由政府买单。4 我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我问他,既然你对你的食品百分之百有信心,那么有没有想过,开个先河,每个食品包装里面,配套一份家庭能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让老百姓去检测你的产品,老总很是不悦,说你们觉得我们的检测成本还不够高吗?坛主建议:政府是否考虑,打一场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进入家庭(当然成本必须很低),之后让消费者像社区戴红袖章的老头老太太那样,去监管食品安全,发现那个食品安全有问题,立刻举报(政府现在的食品安全举报渠道,是畅通的)如何?欢迎大家评论!
5人参与回答
,食品电销 2019-04-25回答
我后来又想到一些:1、要是推广第四条,无疑是增加了小企业和小作坊的负担;2、同时也会让百姓勾起了这方面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标准数值,难道标签上要列有国标下限数值吗?3、要是同楼上说的,政府给每家发给能自己检测的小工具(这个工具百姓能携带去检测要购买的吃食),这无疑是把检测的手段隐晦的从质监局啊~还有**局啊,划到了百姓手中,现在微博有了,博客有了,谁要是一不小心检测到了某个大企业的不合格品,网上传啊传啊~传啊传~那个大企业会不会和用过瘦肉精的**和三聚氰胺的**一下子曝光,政府遇见这个问题,不是一棒子打死的。不然好多企业就关闭,人员失业,社会动荡了。4、我感觉,在销售点公示国家承认的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复印件可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中庸”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无法照顾小商店小摊点。额~~我是不是2了一点?
,商品采购专员 2019-04-25回答
评论下第一条,真要做到百分百,真的很难,如果全要做到欧洲美国那样的监管效果,不是几年能够达到的
,产品经理 2019-04-25回答
评价一下第一条,原料的控制基本上做不到百分之百安全。在原材料这块上必须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比如海捕水产品要求生产企业对渔船进行备案管理,那么好吧。如何管理呢?企业派员检查渔船吗?让渔船按照相关要求去捕捞和贮存?哪家企业敢这么做呢?船长一般会很牛气的对你说“你家不要我的产品,很多家在等着要呢,凭什么要接受你的检查?”而另一方面,渔船是海洋渔业部门管理,只要不违法捕捞,保鲜剂等违禁药物的使用根本就随心所欲。。。我想其他行业里类似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吧?
,食品检验员 2019-04-25回答
建议楼主向国务院食安委打报告。由政府出钱买下你们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纸,发给每家每户。
,食品行业 销售经理 2019-04-25回答
从源头来控制吧,第四条的思路就是“维稳”的思路!不靠谱,虽然那位老总的看法也严重不靠谱。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