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三聚氰胺如何制定可操作性标准?

不出大家所料,三聚氰胺的重灾区(水产品)已提前到来,昨天接到商检部门通知;须对水产品进行“三聚氰胺”批批检验。在了解情况时得到以下信息:水产品限量液相色谱方法标准为2ppm,质谱分析方法标准为0.01ppm;还规定猪肉的标准为1ppm,加上前期报导的乳粉限量为2.5ppm。同为食品该使用哪一标准,哪一标准对消费者更可靠安全?我们如果有液相方法与质谱分析方法,同一产品要执行二个标准,那不是开玩笑?如何制定可操作性标准,大家讨论讨论。
1人参与回答
,实验员 2018-11-05回答
楼主的理解可能有误。你说的液相及质谱法的限量指标,应该是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值,而不是水产品三聚氰胺标准。出口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CIQ根据检测数据然后再依据具体进口国的限量指标要求去判断。目前,国内检测三聚氰胺有三种方法:液相,最低检出限值2ppm;液相-质谱法,0.01ppm;气相-质谱法,0.05ppm。比如说,欧盟要求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2.5ppm,则你可以使用三种方法的任意一种检测;如日本不允许检出三聚氰胺,而目前日本使用的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是0.5ppm,则CIQ在检测的时候,就不能使用液相方法,而必须选用另外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