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的强度为什么会随着灯电流的增加而增强(AFS)
刚才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当灯电流高到一定得数值后就会产生饱和效应,这个时候再增加灯电流,荧光强度就不会增加了。饱和时就是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平衡。如果是这样,那么灯电流的饱和是不是要和被测物的浓度有关呢?假设测定汞,1ppb的样品是不是会比5ppb的样品更容易饱和呢?如果假设成立,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我不断的增大灯电流,1ppb样品的荧光强度和5ppb样品荧光强度的增大倍数会不同,会不会当1ppb样品的荧光强度不增加了,而5ppb样品的荧光强度继续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呢?不太可能,信号饱和前荧光强度的增大倍数应该是一样的。
3人参与回答
-
刚才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当灯电流高到一定得数值后就会产生饱和效应,这个时候再增加灯电流,荧光强度就不会增加了。饱和时就是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平衡。如果是这样,那么灯电流的饱和是不是要和被测物的浓度有关呢?假设测定汞,1ppb的样品是不是会比5ppb的样品更容易饱和呢?如果假设成立,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我不断的增大灯电流,1ppb样品的荧光强度和5ppb样品荧光强度的增大倍数会不同,会不会当1ppb样品的荧光强度不增加了,而5ppb样品的荧光强度继续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呢?
-
我也不大想得通这个问题。不过可不可以考虑是,每次都不过量的呢;或者回到原子回到基态后被再次激发。
-
我觉得原子荧光之所以用一个测量范围,浓度不能太高,高了就不成线性,就是因为它的饱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