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实验室基本用空调调到16度温度的。湿度变化就管不了了,随老天高兴,老天怎么着,实验室就怎么着。另外,所有工作曲线都是用0,0.1,0.2,0.4,0.8,2ug/L做的6个点,0这个点是用来弥补工作曲线没有强制过原点的缺陷的,而且我都把截距,即方程的常数项尽量做在接近0,以减小实验误差。做的几个点浓度是小了点,一般2.0ug/L哪个点荧光值在700,或1400左右,现在出现的这些方程,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个方程,但却出现了这么多相差这么大的方程,方程的斜率代表的是仪器的灵敏度,方程斜率在数据结果上直接反映在数据结果的倍数关系。所以相差太大的方程,结果偏差太大了。有个方程斜率是6位数,是我输入错了。3位后面有个小数点的,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里有个同行说,要调仪器到最好状态测,我觉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也正在试验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增大仪器的荧光度,大到仪器的波动产生的灵敏度对曲线方程影响很小。就是说,若一起产生的偏差是100荧光度,那我让产生的总荧光度为2000,那仪器产生的荧光度偏差只有5%了。不足以对曲线产生太大的偏差。现在正做第一步,增大还原剂的浓度以增大荧光。若失败再试其他方法增大荧光强度。到时候我把结果传上来。谢谢大家一起继续讨论!这个波动其实有过点的,不是从你单纯的数学分析角度而言,你找的最佳条件是仪器稳的点,而不是追求高灵敏度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