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专家揭秘10大食品潜规则

1.特级初榨橄榄油可能是噱头。橄榄油被认为是一种健康油,它的优点在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总脂肪量的86%,有助降脂、预防血管疾病。但韦莉萍认为,由于现代人的总能量摄入超标较多,寄望于通过更换食用油达到降脂防病的目标,可能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如今橄榄油市场比较混乱,美国加州大学橄榄油中心丹?弗林教授的调查发现,市面上大约70%的橄榄油不符合特级初榨(酸度不超过1%)标准。所以从性价比来看,还不如选择国产的豆油、葵花籽油,并在平时注意控制用油量。

2.“纯天然”是种误导。如果一种熟肉制品的标签上写着“纯天然”或“不含防腐剂(亚硝酸钠)”字样,你或许会觉得非常放心。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肉类科学教授约瑟夫?塞布兰内克博士提醒,这也可能是种误导。比如,标注含有“芹菜粉、活性菌培养物”的肉制品内部可自然合成亚硝酸钠,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

3.有机食品不一定等于健康。“有机”不一定等于“健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食品安全专家沙西?布鲁斯教授解释说,有机食品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对土壤、空气、水源环境等也有很高要求,且靠目前的科学手段,是否达到有机标准很难被检测出来,只能依靠对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信任。专家指出,在国内,反倒是“绿色食品”的认证、监管流程完整,定期抽检制度完善,品质相对可靠。

4.用化名“降低”含糖量。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沃尔特?威利特提醒,在很多加工食品中,企业会用蒸馏甘蔗汁、龙舌兰花蜜、水果汁浓缩液、玉米糖浆等“化名”来代替“糖分”,造成产品中不含糖或含糖较少的假象。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目前已要求生产商在成分表上列出所有糖类添加剂,消费者有必要多留意。

5.加工食品里盐无处不在。对食品制造商来说,盐是一种神奇的成分。其一,高浓度的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代替防腐剂;其二,盐有提味增鲜作用,对甜食也有效果,能减少香料使用量;其三,盐可以掩盖许多加工食品原有的异味。韦莉萍说,无论咸味的火腿肠,还是甜味的面包中都含盐,消费者对食品标签应仔细查看。

6.任何食品都含未标记成分。买食品前先看成分表是好习惯,但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主任迈克尔?雅各布森博士提醒,任何食品都可能含有成分表中未标记的成分。研究表明,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农药成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补充说,食品包装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纸盒的碎屑、塑料包装释放的双酚基丙烷(BPA)等,所以平时不建议过多食用加工食品。

7.合成甜味剂可能让人长胖。谭桂军说,一般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不会产生能量,可作为代糖使用,较适合糖尿病患者,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地食用甜味剂。它会让人食欲大开,带来更多热量,使人发胖。

8.看食品添加剂,量比类重要。任何加工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其是否危害健康与含量和食用量有关,只要在国家限定范围内使用就是安全的。韦莉萍建议,购买食品要选择正规厂家,少吃散装熟食,尽管合格食品中的添加剂都在食用安全范围内,也要控制食用量,预防总量叠加。

0人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