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原理是什么?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检验员 2021-07-04回答

原理:

根据国标GB/T5009.199-2003,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硫代乙酰胆碱(作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作为显色液)间的显色反应,根据反应后溶液颜色的深浅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如果乙酰胆碱酯酶被抑制程度越严重,则反应而生成的黄色化合物也越少,说明检测样品中农药残留越多,反之越少;而生成的黄色物质在412 nm处有独特的吸收峰,由此可对样品中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量测定。

检测结果以乙酰胆碱酯酶被抑制程度(抑制率)表示,计算公式为:抑制率(%)=(ΔAc-ΔAs)/ ΔAc×100%;式中,ΔAc为对照组3分钟后与3分钟前的吸光值之差;ΔA s为样品组3分钟后与3分钟前的吸光值之差。

将果蔬有效部分提取到液体,利用胆碱酯酶的催化反应,并将其分解物转变为颜色,设定一组不含农药的标准液,正常情况下其颜色会比较深,将其作为参照,如果被测样品含有农药,其反应就会被抑制,导致颜色很浅,通过抑制率的计算即可判定阴阳性结果。葱、蒜、萝卜、韭菜、芹菜、香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处理这类样品时,可采用整株蔬菜浸提,对一些含叶绿素较高的蔬菜,也可采用整株蔬菜浸提的方法,减少色素的干扰。

农药残留检测仪分析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农药残留标准。可以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保证我们的健康。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不仅可以保证我们食品的安全,还可以抑制种植者,减少农药的使用。是整个食品安全行业的必备仪器。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