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过滤法
①微滤
a)作用:截留微粒
b)用途:饮用水的预处理(粗过滤)
c)孔径:0.1微米—几十微米
d)分类:平板(不锈钢板)、筒式(折叠、熔喷)
e)截留机理:机械、吸附、架桥
②超滤
a)作用:去除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胶体等
b)用途:RO系统的前处理、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c)孔径:1纳米(纳滤)—0.2微米(微滤)
d)种类:板式、中空纤维、管式、卷
e)使用注意事项:断丝、抗污染、冲洗、材质
③纳滤
a)概念:处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一般孔径1—2nm
b)作用:细菌、、胶体、有机物、硝酸盐、硬度等
c)用途:饮用水深度处理、软化
④反渗透
a)作用:除盐、细菌、、有机物、等
b)用途:工业生产用水、高纯水的制备、饮用水深度净化、海水淡化等
c)孔径:<0.1nm
d)进展:超低压膜、低污染膜等
e)分类:平板、中空纤维、卷式
f)基本概念:回收率、除盐率、水通量及其衰减系数、级与段
g)影响因素:温度、压力、进水含盐量、pH值、回收率等
h)注意问题:控制回收率、进水水质、污染的与清洗、防止背压和密封圈泄漏等
离子交换软化
a)作用:去除硬度离子(Mg2+、Ca2+等)
b)用途:工业用水的软化除盐、家用水的软化等
c)原理:Ca2++2NaR=CaR2+2Na2+
活性炭吸附法
a)作用:吸附游离余氯、有机物、重金属等
b)用途:饮用水深度处理、饮用水的预处理、家用净水器
c)分类:状态——粉状、粒状;材料——椰壳、其它果壳、木质炭、煤质
d)工艺:原料——成型——炭化——活化——产品
e)孔隙分布:微孔<4nm占95%以上;中孔(过渡孔)4—100nm占5%以下;大孔>100nm占不到1%
f)孔隙率:0.6—0.9cm3/g,比表面积700—1200m2/g
清毒法
①臭氧(O3)
a)臭氧: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
b)对氢的氧化势为2.07V,直接氧化微生物使其致死
c)应用:消毒、降低BOD和COD、脱色等
d)优缺点:优点——高效、方便经济、消毒产物为O2,无污染;缺点——在水中的稳定性差,半衰期短
②紫外线
a)紫外C(200-280nm)、紫外B(280-315nm)、紫外A(315-400nm)
b)原理:通过光化学反应使DNA发生断链或DNA中的基团发生聚合
c)效果:强度为30000μW/cm2,接触时间大于1s时,能杀灭多数细菌和
d)用途:饮用水的处理
e)优缺点:优点——杀菌选择性低、土建成本低、无污染;缺点——无持续杀菌能力、灯管污垢的清洗
f)注意:灯管的材质、灯管的清洗、处理水的水质、距离
③二氧化氯(ClO2)
a)原理:强氧化性
b)用途: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消毒,是理想的消毒剂
c)优缺点:优点——高效: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能杀灭多数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等。控制气味:在水中无味、且能有效去除水中微量的产生气味的化合物。可持续杀菌:在水中能保持微量,防止水的在污染;缺点——制备成本较高,产生亚氯酸盐对人体有影响不稳定,多用于小水厂。
④液氯
a)集中供水中常用的消毒剂
b)优缺点:优点——价格低、便于操作;缺点——主要的副产物为卤代有机物,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突变性和/或致性;长期饮用与某些增加有关系;对生殖有影响;氯仿和二氯一溴甲烷已被WHO列在《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作为有致性物质而确定其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