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网络食品安全谣言多,选择绿色食品更放心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营销总监 2021-10-23回答


    “生吃酱油、喝可乐能致?甚至喝牛奶也会致……”不少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类似信息,但这些信息真实可信吗?据了解,这些信息均为谣言,调查显示网络谣言中接近一半是关于食品安全信息,这些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对企业、产业的发展造成损害,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也不可避免受到网络谣言的攻击。



    下面就以酱油,可乐,牛奶还原食品安全真相。



    



    1.生吃酱油能致?



    起因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测了40款酱油,发现其中11款酱油中调色的焦糖色素中含有可能致的“4-甲基咪唑”,因此流传出不少有关生吃酱油会致的说法。对此,食安表示,目前在学术上,4-甲基咪唑被列为“对人类可能致物”,但并没有研究表明,生吃酱油就会导致。因为要确定某种食物是否会致,要看其致物的含量和人每天的食用量。并且,焦糖色素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其添加量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喝可乐能致?



    因为含4-甲基咪唑被传言致的不光是酱油,还有可乐。可乐致的说法早来自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的一份公告,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而经过美国FDA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风险。



    3.牛奶中的IGF-1致?



    牛奶致的说法一直颇为流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全称“类一号增长因子”)可以刺激生长与繁殖,引发。而据食安介绍,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对人体血糖控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体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而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IGF-1并不致。(来源:半岛都市报)



    



    



    因此生吃酱油、喝可乐、喝牛奶会致的谣言不攻自破。食品安全常识急需普及,食品安全需要大家的努力,建议消费者选择在正规商场、超市购买食品。今年初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开展的“你知、我知、大家知”绿色食品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目的就在于此,绿色食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带来强劲生命力,选择绿色食品更安全放心。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