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们谈论食品安全问题,都会把问题归咎于农药与化肥,甚至希望从来都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存在,但这是对它们的误解。比如化肥,化学肥料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品,农作物从此摆脱了低产向高产发展,世界范围内由于粮食低产造成的粮食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善。
那么化肥具体有哪些优点?是怎样作用于粮食作物的呢?
植物需要多种元素作为营养,比如植物需要从空气和水中大量获取碳、氢、氧,从土壤中获取氮、磷、钾,钙、镁、硫等,而且每种元素的需求量都不一样,但土壤中的这些元素是有限的,一般而言耕种几年的土地无法满足植物对这些营养的全面需求,而化肥恰恰能根据植物的需求提供这些必要元素。合理平衡施用化肥,能减少作物的病害,促进作物健康茁壮成长。
但施用不当,会打破养分的平衡,特别是过多施用氮肥虽然能促进快速成长但也将降低作物的抗病性,作物整体品质也不会有多好。比如:近几年,苹果、梨、桃、柑桔等水果明显存在品质下降的问题,原因既有这些水果价格较低,影响了果农生产积极性方面的,也有有些果园只施化肥,尤其是只施氮肥,不施有机肥,就打破养分的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有机肥料含有有机质,有的改良土壤的作用,有机肥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也必须通过土壤微生物进一步分解,形成和化肥一样的无机盐,才能被植物吸收。但是其养分分解缓慢,养分的含量较低。化肥不含有机质,没有直接改良土壤的作用,但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效不持久。所以说,有机肥料的许多优点是化肥所没有的,而化肥的优点正是有机肥的缺点,只有两者配合施用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如果光用化肥不施有机肥,而且化肥施用过多,化肥则会产生流失。其中一部分进入江河湖水中,可引起整个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量繁殖,水质,造成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另一部分化肥,特别是硝态氮向下淋洗,流入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使硝酸盐超标达50毫克/升以上。如果人们长期饮用这种超标的地下水,就会危及健康,因为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可以生成亚硝胺,这是,对人类的健康能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是单独施用化肥或者化肥施用过多引起的。
有一种叫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其实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全部是化肥,但是只要营养液的化学成分是全面而平衡的,植物就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吸收的硝酸盐能很快的被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就不会形成硝酸盐的超标。
所以说,科学施用化肥可以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