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虚假标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属于食品欺诈行为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生产主任 2021-11-05回答


    



    国家食药监总局上月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等违规行为进行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提出,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以及虚假标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鲜榨”、“固态发酵”等字样,均属于欺诈行为。这种具备普遍性特征,容易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典型食品欺诈行为,被重点列明。



    虚假标称绿色、有机食品



    《办法》中重点列明了虚假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欺诈行为处理办法。虚假标注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同样可对其法定代表人、主管人员等处以1万元至3万元罚款。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电商平台上仍有不少商家以“绿色有机健康”、“无农药无化肥绿色有机”的宣传名义,出售并未取得国家有机认证的产品。



    一家名为“宁远县好放心米业”店铺销售的“碧烟稻15kg”产品,页面上冠以“绿色有机健康非转基因大米”的名义,售价为75元。但新京报记者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中查询发现,该产品厂家宁远县好放心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仅取得了一项编号为“WGH-16-01652”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不具备有机认证证书及资质。



    而另一家“大勇蟹田有机大米店”中,销售的“蟹田大米10kg”产品,宣传页面上称是“有机大米”,使用大量“不施肥、不洒农药、蟹稻混养,无污染绿色有机食品”的文字介绍及图片。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其生产厂家盘锦杨氏米业有限公司,既未取得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的相关认证,也不具备有机证书及资质。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不得在产品标签上标注“有机”等字样、“ORGANIC”等字样及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事实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今年3月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正方农牧就因未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却在产品包装上标有“绿色食品”的字眼,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当地监管部门罚款1万元。



    



    食品欺诈造成不公平竞争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食品欺诈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有些企业不注重夯实提升食品的质量,而是投机取巧在广告宣传上重金投入,由此误导消费者,甚至找一些明星推出虚假广告,很不正常。



    “食品欺诈干扰消费者的知情权、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保障权,还会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好的食品企业不做虚假广告,不诚信的企业却敢忽悠消费者”,刘俊海说。



    



    刘俊海表示,《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包括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在内的十项欺诈行为以及相应法律责任。“真正抓住了百姓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经常会遭遇侵害的一些法律风险点、抓住了企业经营当中的短板和痛点,有助于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