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这一规律进行油墨转移的。理论上认为,只有当印版空白部分表面的水膜和印版图文部分表面的墨膜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时,水墨才互不浸润,即达到了水墨平衡。然而印版和着水辊、着墨辊都是在高度运转相互滚压的过程中传递水和油墨的,上述理想的静态平衡在动态的印刷过程中是难以实现的。
3种不同油墨的混水量曲线,纵坐标是将润湿液和油墨混合后测得的100g油墨中的混水量,横坐标是水、墨混合的时间。
曲线A表示易混入水的油墨,由于油墨中含水量过高,造成油墨的丝头过短,油墨从印刷机的墨斗中很难输出,故不适合于平版印刷;曲线C表示不易混入水的油墨,油墨对水几乎是排斥的,印刷中被挤入油墨中的润版液很快地又从油墨中离析出来,附在油墨的表面而形成一层水膜,这就妨碍了油墨向橡皮布的转移。
经验表明,这种油墨的传递性能极差,而且可能使印刷品发花,也不能用于平版印刷;只有曲线B的油墨能使印刷顺利进行,实验证明,当曲线B的油墨的含水量达到26%(即100g油墨中含26g水时),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