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uv上光材料及工艺指标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1-12-13回答

  近些年来,uv(紫外线)上光技术在印刷领域正得到不断的普及。那么什么是uv呢?uv对于印刷有什么用处?使用uv技术对于印刷有什么好处呢?等等。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近uv。

  uv是英语中紫外线ultraviolet的缩写。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的一个波段。波长100nm到400nm的波均称为紫外线。我们一般所说的uv在印刷中实际上就是紫外线固化的简称,即印刷品在印刷结束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干燥的过程。

  一、uv上光的优缺点:

  优点

  ①配方内无溶剂,故无溶剂挥发带来的问题;

  ②室温下能快速固化;

  ③降低能耗。固化速度快,使单位面积所需要能量减少;

  ④可涂布热敏基材;

  ⑤涂布过程简单易行;

  ⑥节省场地,比红外热干燥箱短得多;

  ⑦成品可立即堆放;

  ⑧涂层性能优异。

  缺点

  ①若不使用有害的单体,常很难配制粘度非常低的涂料;

  ②价格昂贵;

  ③对皮肤有刺激;

  ④uv光源会产生臭氧;

  ⑤涂层附着力低,有收缩性。

  二、uv上光油的化学构成。

  uv上光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辐射预聚物、稀释剂和光引发剂:

  1.辐射预聚物。预聚物是有剩余不饱和性分子的化学体系。这种分子当处于某种条件时能与其他不饱和分子交联,由液态变成固态涂层。要求这些不饱和分子在交联之前必须稳定,互相不起反应。

  预聚物种类:

  1)环氧丙烯酸酯;

  2)丙烯酸酯化的油;

  3)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4)不饱和聚酯;

  5)聚酯丙烯酸酯;

  6)聚醚丙烯酸酯等。

  2.稀释剂。稀释剂也是含不饱和分子的化学体系。用它可调节粘度,同时又是成膜物质。有些情况可代替预聚物,为了使粘度达到需求范围,常要在预聚物和稀释剂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但多不超过5%-10%。

  稀释剂分活性和非活性两种。非活性稀释剂有溶剂和增塑剂两类。溶剂类主要是挥发物。增塑剂是使固化后的涂层产生一定的柔性,不但降低粘度而且还有利于涂布和流平。活性稀释剂加入到预聚物中可改变粘度、粘着性、柔性和硬度。活性稀释剂可分为单官能团和多官能团两种。

  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如:丙烯酸-2-乙基乙酯,易燃,易挥发,对皮肤有刺激。多官能活性稀释剂挥发性低,闪点高,对皮肤刺激性小。

  活性稀释剂的作用如下:

  ①调节粘度和流平性;

  ②与光引发剂体系决定固化速度;

  ③与高分子量预聚物分子连接到一起,加速固化;

  ④增进和改善固化涂层的性能。

  3.光引发剂。光引发剂的定义是吸收辐射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的分子。

  光引发剂不参与固化,因此光引发剂浓度较低,其用量要求:引发剂其本身或其光化学产物,必须不对固化后聚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通常用二苯甲酮类。

  光引发剂在引发聚合的过程中,还有两种物质是不可缺少的。光敏型,是指吸收光能后,将能量转移给光引发剂分子引发聚合的化学反应,而光敏剂恢复到其初始非活性状态。另一种称为光活性剂或光增效剂(通常为胺类),主要是增强光引发剂的活化速率,它本身不吸收辐射,也不引发聚合,但能提高固化速率。

  三、uv上光固化的化学过程。

  光固化材料的基本组成有预聚物、稀释剂、光引发剂、助剂、颜料。光的固化化学过程是光引发剂吸收光子能量而激发,形成游离基,这些游离基引发预聚物和稀释剂聚合(引发分子链增长)。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