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海报上光后的色彩差异及视觉感受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研发人员 2022-01-05回答

  一、上光后的色彩差异海报常用的上光方式是PP裱合上光及UV上光,而现在就以未上光、PP雾面上光、UV上光来分析其色彩差异。
  上光加工后对印刷品复制的阶调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其共通点是提升了亮部及中间调的浓度域而压缩了暗部的浓缩域。根据孙益智「印刷品上光前后之色彩差异研究」中可发现:
  上光种类
  UV上光
  PP雾面上光
  各项影响
  满版印墨浓度
  大于未上光。
  小于未上光。
  印刷版调复制浓度域
  黄色版比未上光小,青、洋红、黑色版比未上光大,但并未大幅改变复制浓度。
  皆比未上光小,但变化范围大。
  网点扩大情形
  不论什麽色版从10%网点到90%网点皆大于未上光。
  80%~90%的网点间与未上光的网点扩大曲线相交小于未上光。
  色相差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大。
  灰度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大。
  有效度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小。
  印墨表现力
  有增强趋势。
  有变弱趋势。
  色差
  对于网点的色块色差的反应较大。
  对于网点的色块色差反应较小。
  印刷反差值
  平网相对的印刷反差值小于未上光的印刷反差值。
  平网相对的印刷反差值小于未上光的印刷反差值。
  灰色平衡曲线
  不论什麽颜色,其曲线皆位于未上光的灰色平衡曲线上。
  亮部及中间调的灰色平衡曲线位于未上光之上,但到了暗部区,其曲线就落于未上光的灰色平衡曲线之下。
  上光前后印刷品稳定情形
  在中间调的变异较大,(较不稳定)但到暗部后变异(不稳定性)有趋缓的情形。
  随着网点的变大而产生较大的变异。(愈不稳定)
  二、视觉感受对50位同学针对「未上光海报及上UV光与上PP雾面光海报,哪一张给你的视觉感受?为什麽?」简单的问卷调查中得出:
  (一)50位同学中有5位喜欢未上光海报:因为看起来较自然。
  (二)50位同学中有17位喜欢UV上光海报:因为色彩看起来鲜艳、有反光的效果、亮亮的较吸引人注意、海报感觉较真实、产品(图案)显得逼真、立体、PP雾面上光的色彩被压抑住所以不喜欢。
  (三)50位同学中有28位喜欢上PP雾面光海报:因为海报看来较有质感、舒服、柔和、自然、美丽、高级、精致、不刺眼、眼睛不觉得反光、视觉感受较高级、海报有价值感觉。陆、结论与建议:为海报张贴是商品及讯息传达的一种方式,强化海报表面的效果是很重要的!
  海报上光与否对视觉感受真的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50人中只有5人喜欢未上光海报,而其馀45人都喜欢上过光的海报。显示出一张未上光的海报看来显得普通,不吸引人注意,很容易令人视而不见,失去它的作用。不过上过光的海报就像化过 一样增添了那一份的美感,更显出一种精致的视觉感受!
  上光种类的不同而带给视觉上有不同的感受,在视觉上来说:很明显的UV上光的海报色彩明度较高,显得较鲜艳饱和,增加海报的彩色效果。高明度、高彩度及波长较长的色相能让人产生兴奋,(李长俊 艺术与视觉心理学)有加强吸引人的效果。而PP雾面上光则压抑了色彩的表现,消光的手法产生了一点点蒙蒙胧胧的视觉感受,虽然色彩不再那麽鲜明,但却造就了视觉上柔和的质感效果。视觉里的选择、抽离、认知、了解,往往经由大脑而影响到心理。
  对色彩来说,色彩诉诸于感觉,色彩产生一种立即效果而成为象徵,上光可以显亮固有色彩,但在过度作用下反而破坏了色彩,太亮的色彩会造成人心理的不悦、困扰、反感。在色彩的明亮来说,适度的明亮感对人的情绪感应中激发了愉悦与兴奋的情绪。上UV光的海报比不上光的海报多了一层明亮的薄膜,造成色彩饱和度的增加,人们因视觉的观看而带动了愉快的情绪。
  柔和的色彩则会引发人产生宁静、平和的情绪,上PP雾光之后的海报色彩优和、细致,视觉影响心理产生了平静的作用,情绪受到安抚,也就造就了舒缓的功能。
  海报上光对海报来说是有助益的,但需要上什麽样的光应该配合海报的设计内容来选定,活泼、生动、愉快、兴奋的设计内容较适合选用明亮的上光手法,而温和感受、优美、温馨的设计内容较适合用柔和的上光方式。现在有许多上光方式都偏向于局部上光,造就更精致的视觉享受来因应多变的消费者。对于大众的视觉感受可多加探讨,以求能激发出不同的上光表现方法,给予人们更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