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电商运营岗 2022-02-06回答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功莫大焉。刻板印刷工艺为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人们关注;就现存文献资料看,国 内外所收藏年代久远的刻板印刷品,出自成都。这些珍贵的刻本,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

日前,刻板印刷工艺作为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重视和保护。印刷术的发明始于刻板,由此奠定了文化科学传播的基础。

早在宋代就有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的说法。清人《白香词谱笺》引《边州闻见录》的记载:后蜀主孟昶将经文刻在石碑上,矗立于成都市内。后来,孟昶又觉得这样不能广为流传,便发明了用木板刻印,所以“宋世书称刻本始于蜀”。有关刻板印刷术始源时限,还有东汉说、南北朝说、隋代说、唐朝说、北宋说。1966年,韩国东部佛国寺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有推断为唐代武周时(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的印本,是迄今早的刻本实物。日本光仁天皇年间,于770年刊印过《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这说明早在唐朝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时,中国的刻板印刷术就传入了日本。所以,刻板印刷术应早于孟昶所处的五代和后来的北宋。毋庸置疑的是,初唐已有刻板印刷了。

就现存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所收藏年代久远的刻板印刷读物,就出自成都。国内博物馆珍藏的《陀罗尼经咒》,1944年成都望江楼出土,上面清楚标明由成都卞家刻印。鉴定,其年代不会晚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大英博物馆珍藏的《金刚经》残卷,是“西川(四川成都)过家”咸通九年(868年)刻印。大英图书馆所珍藏的刻板印刷品残片,也注明了刻印者的姓名和年代历日:中和二年(882年)“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日本僧人宗睿访唐之后,于865年回国,所带的《唐韵》《玉篇》等刻本均有“印于西川”字样。《玉篇》是我国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玉篇》传入日本后,从此日本人以“玉篇”为中日字典的代名词。国内外馆藏的这些年代为久远的刻本,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成都日报)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编辑推荐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