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诺杆菌属的检验原理为根据其在特定培养基上特定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首先用无选择性的缓冲蛋白胨水进行前增菌,使受损的目标菌细胞恢复到正常而稳定的生理状态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增殖;转接到选择性较强的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中,利用该菌耐高渗透压、44℃可生长的特性,在万古霉素的作用下,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大部分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使目标菌得以持续增殖;之后用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进行选择性分离,以得到肉眼可见的疑似菌落;最后对疑似菌落利用黄色素产生、氧化酶、发酵等生化反应鉴定,判定是否检出克罗诺杆菌属。我国现行检验标准为GB 4789.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检验》。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克罗诺杆菌属的限量控制是针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供0~6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分别是GB 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和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限量规定均为n=3,c=0,m=0(/100g)。GB 29921-2013中未对克罗诺杆菌属做限量规定,新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对特殊膳食用食品与GB 25596和GB 10765相同的限量规定。
2008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修订颁布的《婴幼儿配方粉卫生操作规范》(CAC/RCP 66),2010年欧盟委员会(EC)发布的关于食品微生物标准2073/2005的修订条例No.365/2010,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颁布的21CFR106.55,均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奶粉中克罗诺杆菌属的限量规定为n=30,c=0,m=0(/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