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重视
食品安全,所以被挂上了‘黄灯’,影响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好不容易才从‘黄灯’升级到了‘绿灯’,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绿灯’可得珍惜呢。”张盛林感叹道。 昨天,记者在绍兴县采访时发现,不少食品经营户门口都挂着这样的“红”、“黄”、“绿”灯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工商部门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方面推行的“三色监管”。“红灯”表示这家食品经营户在安全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隐患,消费者购物要小心;“黄灯”意味着这家店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改;而“绿灯”则表示这家店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得很到位,消费者可以放心购物。 “我们按照证照、制度、经营等八大项目分类设定了分值和扣分标准,对食品经营企业进行管理考核。”绍兴县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三色监管”模式推行后,他们对食品经营户也实施了分类监管,“绿灯”经营主体实施一般监管,“黄灯”、“红灯”经营主体则实施重点监管,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将给予处罚。“我们修订了食品案件自由裁量权,由原来的17种违法行为增加到61种,加大和细化处罚幅度标准,同时,强制责令‘黄灯’、‘红灯’经营主体进行再教育、再
培训、再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