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油炸就更健康吗?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非油炸就更健康吗?

非油炸就更健康吗?非油炸,更健康!这是现今容易听到的广告语。我们来讨论讨论吧。为什么油炸,不健康?非油炸,是怎么做熟的食物?是高温加热的,温度达到多少?是不是有害物质,就少了呢!!!!有答案吗? 6 回答 ·  1 关注
共6个回答
俺觉得不能这么说因为通常油炸温度是180度,烘烤温度可能要230度应该测,产品里丙烯酰胺含量,并且,现在好像国外的丙烯酰胺限量也放宽了很多通常应该低温烘烤食品,含量比较少
  9 0
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的区别 通常的理解,烘烤食品为某种意义上的绿色食品,而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广告那样打,正中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
  7 0
楼上的,述小弟迂腐,敢问,水油混合油炸工艺,是怎么个概念?
  4 0
如果在低温油炸的话,应该还是不错的,再就是看什么食物了
  5 0
印象中,油炸和非油炸之争源自方便面行业,陈宝国一句“拒绝油炸、留住健康”的广告语,开始了五谷道场和整个方便面行业的对立,闹了很久官司,改为:非油炸更健康。期间据说“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送检了各种类型的方便面,其中既有油炸的也有非油炸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丙烯酰胺的检测,从检测结果看,没有发现油炸方便面比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含量更高。”(引号内字符来自网络)
  9 0
至于楼主讲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C 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而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在加工温度较低,如用水煮时,丙烯酰胺的水平相当低。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烘烤、油炸食品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但咖啡除外,在焙烤后期反而下降。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为游离天门冬氨酸(土豆和谷类中的代表性氨基酸)与还原糖,二者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丙烯酰胺。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比较稳定;但咖啡除外,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丙烯酰胺含量会降低。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