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个粮食行业的一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讨论一个粮食行业的一个现象

并非我所处的行业,是粮食行业的一个现象,个人认为有较大法律风险,发出来各位讨论一下:现象描述:取证的粮食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比如大包装、小包装的大米,或者混合了其他杂粮的五谷杂粮米,主要走B2B和商超渠道,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保质期内退货,而且量还很大,但是大家也知道产品经过物流,商超,退货这么一折腾,即使包装没破也基本上面目全非了,所以企业的处理方法基本上三种:1,破损的,被污染或者过保质期的报废,2,保质期内拆袋打粉作为米粉使用或出售;3,拆袋重新包装打印原生产日期保质期继续销售。个人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处理方式倒是没有食品安全的风险,但是对于食品安全法却有违背的风险,但是如果就此报废,一方面企业难以承受,另外一方面也确实浪费粮食,所以发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展开全部∨ 2 回答 ·  2 关注
共2个回答
他再次加工的产品在保质期内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应该不会存在多大的风险
  9 0
改包装尽管从风险上问题不大,但此口子官方绝不可能打开的,可以想象带来的后果
  6 0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能用在蛋制品上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蛋黄粉、全蛋粉的最新配方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