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体报道存在的问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关于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许多都是媒体报道出来,应该鼓励,但是相当一部分媒体在报道时夹杂着私人感情,对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作断章取义理解,不理解食品安全的问题,只知道事件频发和监管问题,搞得很像食品安全评论员,评头论足,津津乐道。作为一个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来说,对媒体的评论可能不屑一顾。但是报道影响深远,许多已影响到消费者消费信心和食品行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对食品安全事件采取中立的报道,把事情说清楚即可,不要带判断性的结论,因为你不是执法者,会干扰正常的处理程序。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展开全部∨ 9 回答 ·  4 关注
共9个回答
楼主,写得不错,希望能看到更多观点!
  8 0
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人,本来就不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的,只应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啊
  4 0
媒体也是一阵一阵的,一段时间刮一阵风
  3 0
所以我即使有记者来报道,没有特殊情况不接受咨询。因为媒体会把你的观点无限放大,抓住一些说话不紧密的地方,作为突破。如果报道的是食品行业个别情况,不要说整个食品行业。否则影响甚大。就说这次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媒体报道说标准低了,我想你们媒体不会都不买速冻食品了吧。夹杂私人感情的行动最终会伤害媒体的诚信。就像慈善,媒体人的待遇很高,很少看见他们自己捐,一般是呼吁富人捐。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0
认同,其实有些问题真的就是被媒体夸大了,但引来苍蝇,它也必须有腐肉才会来呀;我还是赞成先反思行业内部;再来对他人说教!
  6 0
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居然冷冻食品也出现问题唉,世道乱了
  8 0
同感。但是在中国需要这样的舆论监督。ZF的不作为,丧失公信力。这才是根上的病。
  8 0
舆论监督不可少,但有时太像娱乐圈,热衷于炒作,也有潜规则。对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敢恭维,但绝不是没有东西可吃了。10楼提到的不要随便接受“咨询”有道理,在西方也讲究统一对外口径,不能随便说。说和听的人理解可能差距很大,加上其他复杂原因,星星之火便可以烧糊一个企业。
  5 0
新闻界也是个大染缸。。。只有复杂问题简单处理。。没办法
  6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