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系运行中的记录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其他食品
关于体系运行中的记录问题
做体系的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但是在体系标准里面要求的记录其实是很少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实际体系运行中有那么多的记录呢,甚至一个程序要3-4个记录。记录作为一个体系运行的证据,他很重要,但是也不是体系运行唯一的记录啊。现在到审核的时候,老师也是主要去查记录。那么想请教大家一下,一个企业的记录真的有必要做的纳闷复杂,那么多吗?
展开全部∨
6 回答 · 2 关注
共6个回答
我是多余的。,食品化验员
2019-05-07回答
认证老师讲究的是以事实依据为基础,记录算是比较实际的东西,其他的依据证实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大家都喜欢直接问有记录吗?
9
0
Wilson,食品添加剂质检员
2019-05-07回答
记录针对性,主要是抽查记录或者追溯记录
4
0
薄荷蓝少年i,保健食品注册主管
2019-05-07回答
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记录表做好了,但没有人执行,下发不下去都
2
0
迷路,食品班组长
2019-05-07回答
这个我做个记号
10
0
轻舞飞扬,保健食品OEM加工经理
2019-05-07回答
记录的多少与产品工艺的复杂程度、人员素质能力等有关,只要你能通过其他方面证实你确实做到了,没有记录也可以。不过记录是证实你做了的最简单的方法。
1
0
jerry,食品检测员
2019-05-07回答
企业需要的记录,才是有效,有意义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记录都需要的。以下是标准要求有记录的地方。要求的记录:22处条款 要求的记录5.6.1 管理评审6.6.2e) 教育、培训、技术和经验7.1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的证据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7.3.7 应识别设计和构台更改,并保持记录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及任何必要的措施7.4.1 供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所引起的措施7.5.2d) 若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对这种过程进行确认的记录7.5.3 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的唯一性标识7.5.4 被丢失、损失或发现不适合使用的顾客财产7.6a) 若没有国际或国家的测量标准时,用于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的标准7.6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7.6 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定的结果8.2.2 内部审核结果8.2.4 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放行产品的人员的授权8.3 产品不合格的性质及随便采取的措施,包括让步使用8.5.2 纠正措施的结果8.5.3 预防措施的结果
3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