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陷入食品安全曝光疲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莫陷入食品安全曝光疲劳

从生气到愤怒、再到无奈和漠然,人们在反复遭遇打击时,通常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观察近期公众对几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发现大众心态正经历从愤怒到无奈的微妙过渡。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已经肉身百毒不侵、心灵异常强大,而是因为已从以往经历中看到了太多的“类似”和“轮回”。“类似”的不仅是主题,更在于问题出现的模式和应对方式: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有关责任人表态——偃旗息鼓、风波平息——迅速遗忘——下一事件曝光。每一起事件过去,似乎都“没带走一片云彩”。 更有意思的是,往往是A地出现问题,B、C、D等地都坚称本地没问题,直到B地出现问题,A、C、D又坚称自己没问题。就这样,不同地区、厂家、行业、品牌几乎以“前赴后继”的劲头接连“沦陷”。 一轮轮风波中,少不了的永远是媒体的口诛笔伐,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相关责任人的道歉表态。但到底缺失了什么,才导致人们在同一块石头上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是时候痛定思痛了。历次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听到了道歉,但没看到有人受严惩;我们听到了表态,但没看到具体的解决措施;我们感受到了痛和反思,但没看到这些转化成更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从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法,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从奶业整顿到各种专项整治和抽检,监管力度不可谓不大,食品安全立法不可谓不多,然而,屡屡曝光的安全事件和屡屡受挫的消费信心说明,反思和整顿依然乏力,目前更需要对食品行业来一次各个环节和制度的“全盘扫描”和“全面升级”。 要提升信心,得有实在的举措。“零容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该惩罚的,罚他个倾家荡产;该追究的,不能不了了之。违法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收入,才能形成“高压线”、带来威慑力。要加强监管,关键是盯紧每一个环节。染色馒头事件中,正是由于各个环节都留有一道违规操作的“细缝”,才造成最终的“全军覆没”。 集中突击式的抽检和清查,只管得了一时,治标不治本。只有建立长效和常态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拉紧食品安全网,重塑消费信心。 展开全部∨ 4 回答 ·  5 关注
共4个回答
现在国人估计都见多不怪了
  3 0
好像已经开始疲劳了。
  7 0
我也见怪不怪了!麻木了!不过现在看到媒体大量的口诛笔伐的讨伐某个企业,我还会对此企业被讨伐有点怜悯之心。其实媒体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多花点心思在整改效果和效果跟踪方面,不要再次掀起历史的大书或者翻开毒理学的大书告诉我们这个产品某个元素超标的毒性有多大,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对此次事件所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这些措施的效果确认及后期的监督及验证效果。
  9 0
我觉得政府应该多加引导,拿出真金白银来引导,比如学习日本政府处理地沟油的例子,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拿去做清洁燃料,然后又补贴这些清洁燃料生产厂家,地沟油想回餐桌都难啊。国富民穷,一直这样肯定是要出问题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10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