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之
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之我见
以出口果蔬种植业为例先说目的:为了生产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存在的问题:当前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起步晚,发展快,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农村经营制度、模式已有30年有余,通过这30年模式运行,成果是辉煌的。但目前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一家一户的经营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大农业、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具体表现在: 1、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生产成本过高且后果严重。表现在防病治虫不成功,重复用药,高投入下影响了食品安全。 2、土地的质量越种越下降。一片地很多品种,给种植管理也带来困难; 3、土地经营模式不改变,很多失业的农民工,无地可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现在河北一些地区人均亩数不足1亩。 4、重复建设,豆腐渣工程。全国不少地市都打出“小蘑菇大产业”的旗号,发展食用菌种植,品种重复严重,收获季节由于不耐储藏造成竞相压级压价。只是在面积上得到发展,没有扶持精深加工行业,本质上会造成对该行业的严重冲击,对整个食用菌行业都会蒙上阴影。 建 议: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群众以土地参股、转包的形式,成立公司,连片种植,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治理配套,这样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提高土地的产值,增加收入。 结合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兼并无力竞争的濒危弱小企业。从农药、化肥、添加剂、种苗等真正的食品安全源头抓起,而不是只抓农产品基地这个面子工程,从本质上消灭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扶持发展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科技服务组织,维护食品安全体系。
展开全部∨
0 回答 ·
4 关注
共0个回答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