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澄清剂求助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其他食品
食用澄清剂求助
我们公司要做些虫草汁的低浓度悬浮饮料,但虫草汁较浑浊,添加食用稳定剂后产生絮状沉淀虫草汁已经尽可能的过滤干净,仍不能解决,所以准备用食用胶类物质做沉淀剂,但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那位前辈有这方面的经验,能不能提供几种食用澄清剂
展开全部∨
3 回答 · 1 关注
共3个回答
八点半的星光,食品采购
2019-06-01回答
絮凝澄清是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澄清剂,以电中和及吸附架桥的方式除去溶液中的粗粒,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1.1 101果汁澄清剂 是一种新型食用果汁澄清剂,安全,无味无毒,不会引入任何杂质,并可随沉淀后的不溶物质一并滤去。101果汁澄清剂为水溶性胶状物质,因其在水中分散速度较慢,通常配制成5%水溶液后备用,其在提取液中的添加量为2%~20%左右。郭美雅等 [2] 用5%101果汁澄清剂澄清黄芪茯苓药液,可使混悬杂质基本沉淀完全。通过对树脂酸、有机酸的检识以及总酸、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测定。结果证明,101果汁澄清剂可完整的保留药液成分及口味。吕武清等 [3] 用101果汁澄清剂,用于玉屏风口服液的澄清,经与醇沉法比较,测定氨基酸、多糖、黄芪甲甙和总固体的量,前者既能有效地保留水提液中的化学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稳定,生产周期缩短,降低生产成本。 1.2 甲壳素类澄清剂甲壳素是自然界生物(甲壳类的蟹、虾、昆虫的外壳等)所含的氨基多糖,经稀酸处理后得到的物质。脱乙酰甲壳素即壳聚糖可生物合成,也可生物分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它是利用天然胶体保护作用使制剂澄清并较多地保留药液中的成分。甲壳素类澄清剂资源 丰富,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倪健等 [4] 用甲壳素澄清单味白芍提取液,结果表明,澄清效果肯定,对白芍甙无影响,成品成本低,有效地保留了指标成分及多糖类成分,指标成分的含量和产品稳定性均优于水醇法。另据报道 [5] ,张彤等将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精制大青叶等中药提取液。结果表明壳聚糖澄清剂用于数单味中药浸提液均有一定的澄清范围,能起一定的澄清作用。与醇沉相比,不影响甚至能提高某些成分含量,但对水溶性较小的靛玉红有影响,提示我们当药液中指标成分水溶性较小时,使用壳聚糖作为澄清剂应慎重。鉴于壳聚糖含有游离胺基,有较强的螯合作用,谢虞升等 [6] 用壳聚糖澄清剂澄清麻杏口服液时发现用壳聚糖澄清及未加澄清剂的药液中的硫酸钙基本相同,而用醇沉法药液中的硫酸钙含量明显减少。据文献报道 [7] ,张彤等探讨了壳聚糖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中锌、钙、锰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醇法相比,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明显提高锌、锰、钙等元素的转移率,同时对重金属元素铅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而习用的醇沉工艺微量元素损失较明显。 1.3 ZTC1+1澄清剂 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安全无毒,是人工合成絮凝的理想代替品。它由两组分组成,两组分要依次加入,第一组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大分子间“架桥”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第二组分在第一组分所形成的复合物基础上,再“架桥”使絮状物尽快形成,以达到除杂的目的。卞益民等 [8] 选择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中草药制剂的生产中,发现其澄清速度快,保留多的有效成分,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制剂稳定性优于水醇法。戴军平等 [9] 实验发现,ZTC1+1天然澄清剂较乙醇法能够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从而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使用天然澄清剂除杂,免去了使用乙醇的费用及浓缩药液与回收乙醇的能源消耗,降低了成本。 有人进行试验,将三种澄清剂进行了比较。桂卉 [10] 等在中理脂康颗粒剂澄清工艺的研究中发现壳聚糖澄清剂的除杂率与其它澄清剂相当,但对大黄酚的保留率明显高于其它澄清剂。壳聚糖有效地降低总固体含量而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然而其它两种澄清剂在使总固体含量降低的同时也使大黄酚含量降低。王曙东等 [11] 也考察了这三种澄清剂对麻黄煎液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基本无影响,而101果汁澄清剂和ZTC1+1澄清剂处理后的样品含量略低于壳聚糖处理的样品。
10
0
若白驹过隙,食品机械工程师
2019-06-01回答
除了过滤外,试过用离心机除渣吗
2
0
千寻,食品研发工程师
2019-06-01回答
连续调配、生产,建议还是物理方法除去悬浮物。
7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