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证明无害才允许添加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是证明无害才允许添加还是证明有害才不允许添加?

东方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陈蓉霞     面粉是否需要增白?不问倒罢了,没想到一问还果真是个问题。上周出版的《南方周末》披露了此中详情。禁用增白添加剂一方认为,该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并以欧盟早已禁用为据;反对禁用方(仅卫生部一家)则认为,国际组织认为该添加剂无害,且以美国允许不限量使用为据。之所以难下定论,症结在于,双方都拿不出过硬的实验数据来证实,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将会造成怎样的具体后果。  就算我们假设,该添加剂对人体确实无害,这是否就足可构成可添加的理由?否!这不仅因为,无害不等于有益甚至必需,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加重肝脏的负担。更重要的理由还在于,据基层质量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反映,增白剂超标是小麦粉抽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当国家允许使用添加剂之后,有些不法企业就会通过使用添加剂以次充好、蒙混过关。显然,仅仅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禁止添加剂的使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卫生部为何坚决反对禁用呢?理由是,既然添加剂未被证明有害,添加就不应成为问题。如上所述,这样的理由听起来不免牵强。于是卫生部还有一条理由:禁用会导致添加剂行业破产、员工失业。这条理由的荒谬性更是不值一驳。面对一个可能给全体国民健康带来严重后果的某个决策,一个行业可能破产的理由应该毫无力量。这样的逻辑不仅匪夷所思,而且令人生出更多疑问。  原来卫生部聘用了一名专家,那就是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问题专家陈君石,他坚决反对禁用添加剂,给出的理由是: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数据就是权威,它说安全的就是安全的。鉴于有一本《毒理学》的教科书提到过,氧化苯甲酰(即该添加剂)是一种促癌物,若是如此,它就不该添加到食品里面。对此陈院士的回答同样斩钉截铁:“所有的问题你要相信(JECFA),评估时候全部考虑过了,什么教科书都不在话下。”  这样的回答,不由让人倒吸一口冷气。陈院士所说的那个JECFA,怎么就像上帝,其权威不容置疑,其地位只容顶礼膜拜呢?更何况,食品添加剂问题还不纯粹只是一个技术指标问题,如本文开头所述,它还恰恰是一个与国情有关的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就算美国不禁用,但也不能拿过来直接为我所用。  也有观点认为,应该在面粉产品上添加标记,注明含有添加剂,给消费者以知情权,从而自行做出选择。西方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做法就是如此。但想不到陈院士就此给出的回答居然是:那是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这话更费解。若说添加剂是个好东西,标榜自己还来不及,为何注明不加反而成了“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不恰恰证明添加剂不是个好东西,加上它恐有以次充好之嫌疑?当然,陈院士给出的解释是:“你把国家允许使用的(禁了),把国家放哪去了?”  这就更不是说理的态度了。首先,陈院士和卫生部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国家,禁用一方(国家粮食局等单位)同样也代表国家。其次,国家决不能利用权力,替它的国民做出选择,从而剥夺民众基本的消费选择权利(毒品等少数东西是例外)。如今公认的政治理念是执政为民,但若消费何种食品的权利都不能由民众自行掌握的话,为民又从何说起?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展开全部∨ 7 回答 ·  1 关注
共7个回答
真的假的啊?! 怎么会这样呢
  5 0
至少应该证明无害才能用吧。美国FDA的允许不等于适合我国国情,比如对于莱克多巴胺,FDA允许使用,这种物质主要是蓄积于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美国人一般不吃内脏,而我国是要吃内脏的。美国的法律只对美国人负责,不对我国负责,我们只能参考,绝不能照搬。自己做实验,不要依赖外国人。
  9 0
按照目前的思维方式好像是没有证明有害就可以用。实际应该是证明无害才可以用。监管不力呀。
  4 0
如果没有JECFA, 中国人可能就无惧了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拿出些毒理学的评价资料,自已给自己作一回主
  1 0
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权威人士,国内的很多产品标准才会搞得不切实际。
  10 0
这样的人不用理会,估计我们吃的是粮食,他不用吃饭
  7 0
中国食品应该由谁来说话?在社会生活中,普通百姓没有什么话语权,但在吃得问题上,国家应该坚决地为广大国民的安全考虑一下。一个文明的国家首先重视的是本国人民的民意,首先关注的本国国民的安全,也包括吃得安全。关于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是安全的就应该禁止,只有明确是安全的东西才可以使用。我要问一句上面这个所谓的“院士”,请你不要背书犯上“王明”式的左倾错误,有本事拿出大量的实验证据给大家看,大家才能信服。第二这个院士是怎么来的?谁提拔的应该查一下。
  7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