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事件会扩大到多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塑化剂事件会扩大到多大?日化产品会被影响么?

塑化剂事件会扩大到多大?塑化剂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行业了,连药类行业也发现这种东西了。你们认为这个事件会继续扩大化么?其实食品有、药品有,不难推导出,日化产品也是含有这些塑化剂的、而且可以推出含量会是食品和药品的几百倍以上日化产品含有塑化剂的话,这些产品还会被当做安全的么?用含有塑化剂的日化产品,会影响人类的生殖系统么?我敢推定,我们日常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洗衣液这些都是,都是含有塑化剂成分的。用这些日化产品洗澡,我们的胸部会不会越来越大,下体会不会越来越小。皮肤会不会收到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些都是未知之数。其实我觉得,假如塑化剂事件扩大到日化产品上,那么对于认识塑化剂是好事,对于食品行业,对国家都是好事。因为政府和人民都会慢慢认识到,这些东西是无可避免的,才不会对塑化剂如此敌视。由含有塑化剂的产品都是不及格产品,慢慢转变为残留塑化剂的产品,不超过一定量,都是及格产品,这样子慢慢过渡,这样子才正常。其实食品、药品、日化产品里面是含有很多有害物质的,成千上万种,不可能一种一种有害物质去排查,这样明显不现实。其实我觉得卫生部,质检总局,更应该制定这些所有的有害物质,在各类产品的最大残留量可以是多少。其实好像香港电视经常提的二噁英、反式脂肪酸、苯丙烯胺、双酚A、重金属、除草剂、消毒剂等等,这些物质都是属于残留的而不是人为添加的。在我国基本上没有食品把这些指标都作为必检项目。无论一个产品多么好,要他几千个有害指标都及格,明显是不现实的。只有一个指标不及格,就说产品不及格,这也是不从国情,应从实际出发。所以我建议是,主要指标必须及格,不及格就是不及格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话必须重罚;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的,毫无疑问,应该也是从重处理;过量使用应该从重处理;超范围添加,应该从轻处理,屡教不改从重处罚;残留指标如果超过规定,应属于次货,应该要求标明残留量,在市场上折价处理(不得高于成本价,或者说成本价的一半),不应该,完全抹杀企业的空间,毕竟残留这些事情还是比较难控制好的,那么多的指标。说会标题,假如你用的沐浴露含有塑化剂,塑化剂会引起生殖系统的问题,你以后还敢用沐浴露洗澡么? 展开全部∨ 9 回答 ·  5 关注
共9个回答
塑化剂的影响至今还不得而知啊~~~观望中。。。。。
  7 0
应该会有塑化剂!!!
  4 0
具体做什么实验,我真的不懂,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觉得需要一个评估,然后做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他的安全性
  6 0
日化产品可能有,但是影响比食品药品小啊,毕竟食品药品进入人体代谢系统,日化产品在表面吧
  3 0
你这种说法虽然合符清理,但是也是一种缺乏实验数据的推断。这些我觉得还是必须做实验,得出数据才可以这样子说的。据我所知道,塑化剂是偏油性的,油性物质接触皮肤,还是比较难去除的,而且塑化剂不一定有颜色,不容易发觉。举个类比,其实衣物的染料和化学物质,也是会和人的皮肤接触的,也有听说过衣服使人体过敏的案例。所以,假如日化产品含有塑化剂,使用过日化产品之后,在人体的皮肤发现塑化剂,也并不奇怪的事情。既然发现了,就可以慢慢做研究,到底有没有害处,害处有多大了有害是肯定的,有害的程度去到哪里,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哪怕无害,含有塑化剂的日化产品,是否需要标准,还有塑化剂,或者相类似的声明,好让消费者知道,然后选择买还是不买?
  5 0
应该有,但是影响小多啦
  1 0
你这个要做什么实验、是毒理学实验还是说它的残留量实验还是添加到日化品中对人体的实验
  9 0
只有越牵越大,对食品行业才是好事,起码重点不再单一属于我们了。既然是多个行业的问题,就没有可能都赖到我们食品行业的头上,都知道食品行业,餐饮行业,是全中国最辛苦,收入最低的行业。让我们独自承当这样的责任,实在是说不通。政府老是一出事就找企业,没事的时候,人都不见一个。这是懒政,这是监督的缺失。
  7 0
日化用品:仅与人体肌肤接触,塑化剂渗透,迁移入体内的可能性很小.
  10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