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荷蓝少年i,保健食品注册主管
2019-06-02回答
加工工艺(一)如下: 原竹笋→切端→预煮→冷却→剥壳→修整→漂洗→挑选分级→装罐→加汤汁→排气→密封→杀菌→检验→成品。 1.原料选择 选择鲜嫩、长短适宜,无污染、无病虫害的鲜竹笋为原料,从采收到加工的时间不宜超出16个小时,否则会变粗老,影响产品的利用率。 2.切端预煮 砍切后的竹笋,先洗去笋外部的泥土用刀切去笋根基部粗老部分,按100毫米、80~100毫米、80毫米以下,分三级;分级后用pH值为3.5左右的沸水,小级煮40分钟,中级煮50分钟,大级煮60分钟,然后急速用流动水冷却,冷透为止。 3.剥壳修整 鲜竹笋煮好冷却后剥壳,将老根切除,并用刀斜削笋根边缘,进行修整。用尼龙丝扎成的弓将笋的嫩衣刮去,切口要平整,不要弹伤笋皮。 4.漂洗分级 将整理好的竹笋置于流动水中,漂洗16~24小时,以除去笋肉中的可溶性物质,减少汤汁中的混浊现象。同时将pH值降至4.3左右起池。在包装前按笋的形态将其分选为三级,并捡出等外级。 5.装罐杀菌 可抽真空制成软包装和手工装罐。本文以手工装罐为例:把分选好的笋小心装入罐内,将汤汁的pH值调至5左右,每罐加满汤汁。要求固形物含量60%,在低点温度为80℃抽气密封。采用常压杀菌。 6.冷却入库 杀菌后的竹笋无论软包装还是罐装,均应迅速冷却至常温。并将罐体污迹冲洗揩净,把印有商标、等级、规格、生产日期、条码等的标识贴于罐面,逐批抽检后,按等级登记进库待销。[ ]
-
竹笋采后热处理对细胞壁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采后竹笋老化生理研究
-
焦亚硫酸钠你都敢加 你凶
-
阿瓜酱,食品行业 销售经理
2019-06-02回答
新鲜苦竹笋具有肉白脆嫩、微苦带甜、清香可口的特性,是餐桌佳肴。苦竹笋产笋在4月~7月份,产笋期仅4个月。为使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苦竹笋,峨眉山市笋农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多种苦竹笋保鲜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1.选购鲜嫩优质笋正常的鲜嫩苦竹笋外壳光滑呈金黄色,无明显害虫洞眼,笋壳尖部耳叶青绿鲜活无脱落现象。如果耳叶无光泽易脱落,则壳内笋肉已腐烂变质。苦笋大头为实心无空洞,是手扳笋而不是锄挖笋,用指甲横掐易进。一般笋径2厘米~4厘米的笋长为30厘米~40厘米,笋径4厘米~6厘米的笋长为40厘米~50厘米。如果过长,则笋肉偏老质差不可选用。 2.蒸制冷藏保鲜法苦竹笋应尽快剥壳加工。用快刀削去一面笋壳,注意不要削伤笋肉,再用手轻轻剥去全部笋壳,并用尖刀修去笋尖嫩壳肉,冼净待用。蒸锅内的水烧开后,将笋条放入蒸格内蒸制15分钟~20分钟,取出冷却。在笋肉表面撒少许食盐,再用木板压1小时~2小时,压去笋内多余的水分。将笋取出晾干表面水分,依次整齐地装入洁净的食品保鲜袋里,封严袋口。每袋装1千克~2千克,放进冰箱或冰柜里,于0℃以下保存。食用时取出解冻烹饪,可保持清香浓味。 3.炒制冷藏保鲜法将鲜苦竹笋剥去外壳,剃净嫩壳肉,洗净切片。笋径4厘米以下的小笋,斜切成1.5毫米~2毫米厚的椭圆形薄片;笋径4厘米以上的大笋,先顺切成两半,然后斜切成半圆形薄片。把笋片放到缸、盆等容器内,撒入适量食盐拌匀,放置1小时~2小时后,滤去水分。将铁锅烧热放入优质猪油(每千克笋片用50克猪油),放入笋片翻炒熟后,起锅摊晾在宽敞的器具内冷却,晾去过多的水分后,再装进洁净的食品保鲜袋中,封严袋口。装成0.5千克~1千克的小袋,放进冰箱或冰柜里冷藏。随用随取,味道鲜美、清香如新,保质期在18个月以上。 4.罐装贮藏保鲜法没有冰箱的家庭,可以采用、罐藏法。选用颈部有盛水槽的泡菜坛、罐、瓶等容器,以容量5千克~1.0千克最适宜。将苦笋制成笋条或笋片,分别装进洗净的罐内,边装边压紧,罐口预留适当空间,然后用洗净的笋壳、棕叶、草辫等填封罐口,盖上盖子,最后慢慢向水槽里注水淹住盖边隔绝空气。如果用没有盛水盘的容器,可另选一个水槽,将笋罐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往水槽内注水淹住罐口,水深不能超过罐口填充物。每次取食后要注意添加填充物,并经常换水、注水和检查,以防水干漏气而使笋片变质。该方法可以保持12个月。
-
有可能是你的保鲜液某些成分浓度太高的,造成笋体脱水现象,请问,保鲜液具体成分是什么呢?
-
产品有盐渍笋、油焖笋、什锦笋、酱笋等。加工设备有锅炉、洗涤机、加工台、封盖机、灭菌机、冷却机、防老防腐剂等。 加工工艺是:竹笋洗涤→切端经选→杀青→剥外皮→冷却→切块→整理→漂水→选举分级→水煮→过秤→装罐→注热水→脱气→密闭→消毒→冷却→检查→选优→清洗→装箱贮藏。(一般100kg鲜笋制40~44kg罐笋)。 1、油焖笋:按50kg笋肉+食用油1.75kg+水20kg+酱油10kg+糖8kg+盐0.9kg,经油焖煮沸后加防腐剂苯钾酸钠等煮沸近1小时,煮熟后装罐保温密封。 2、糖醋笋:笋肉煮沸后切成块,每50kg笋肉+醋2.5kg+白糖10kg,浸一夜即可装罐。 3、桶笋 加工工艺为:原料→杀青→剥壳→调理修整→漂水→装罐→注水→假封→杀菌→脱水→密封→冷却→成品→试罐→入库。 4、咸煮笋(盐溃笋):去壳→煮沸杀青→冷却→浸漂→除杂留净→盐渍压放(100kg笋+46kg盐+150g偏磷酸+35g柠檬酸)→放缸压石→取出→浸渍→分级→装罐。 另有腌笋,将笋肉煮2~3小时,加3~5%食盐拌均匀后装入缸中,半月后即成腌笋。 5、脱水笋:原料→剥箨→调整→杀青→热风干燥→切丝→脱水→分级→包装。 6、冷冻笋:杀青→冷却→剥箨→修整→切片→再杀青→冷却→浸水→冻结→包装→冻藏。 7、酱菜笋:用刚竹笋、桂竹笋、哺鸡竹笋等可做。每50kg笋肉+食盐15kg腌制成胚,每50kg胚+甜酱22.5kg+红卤10kg,腌10天即可成酱笋。 8、酸笋:鲜毛笋压榨后为35%时,用咸腌法(1.5~2%盐)和淡腌法即无盐水隔法腌制。 9、鲜方便笋:原料→去笋蔸、剥壳→剖切、分级→预煮→冷却→整形→漂洗→调味→装袋→抽气封袋→灭菌→冷却→成品入库。一般分清水笋尖片、调味笋块、片等,至少贮存3个月以上。
-
笋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据龙门县笋干专业户的经验,如笋干加工不当,质地硬而不脆,或变红、变黑,影响外观和风味,经济价值下降。为此,笋干加工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一、采收 鲜笋不宜过嫩或过老采收。单个笋重1公斤左右时采挖最适宜,采收后的鲜笋极容易老化,应及时加工。 二、煮笋 锅底垫篾圈,锅中注入2/3的清水,将水煮沸,然后将去壳短笋先横放于锅内。放入锅内的笋略高出锅口10厘米,加盖压实,用猛火旺煮2~3小时,笋肉由白色或青色转为玉色,油光滑润,根芽点由红变蓝即可将笋捞起。煮3~4锅后需换水,以免笋干变红影响质量。锅内笋要注意塞实,以便汤料上涌,使上层鲜笋同时煮熟。 三、漂笋 煮熟的笋要迅速用流动清水漂洗。漂洗时,要用长1米的铁杆从笋尖直戳到笋根,戳穿笋节,防止发酵霉烂。 四、上榨 采用杠杆式木制压榨机压榨。装笋时,笋尖和笋根一层向外交替排放,用笋衣塞实空隙的地方。装满后,上面覆盖垫物加盖封榨,慢慢将笋压实,让笋内水分流出。当榨出的水带有泡沫及略带红色时,表明已压紧,以后要隔几天检查一次,以便保持一定压力。封榨后不要随便开榨,以免笋易变质霉烂。 五、干燥 选择炎热干燥的中午将压扁的笋取出,直接摊篾垫上,任其日晒,第二天中午将笋翻面,此后每天翻1次。约在第五天,笋晒至五成干时,因笋尖较薄易弯,要将两笋相叠、使笋根压住笋尖晒,晚上将笋收进屋内叠好压平,白天取出继续晒。约10天后,晒至九成干时,叠好后用木板压平,放2~3天,让其回潮再晒3~5天,使笋完全干燥。晒笋期间遇阴雨,应用烘灶或烘房干燥,防止变质霉烂。 六、分级包装 将笋干按标准分级装入塑料袋中,密封贮存或出售。
-
轻舞飞扬,保健食品OEM加工经理
2019-06-02回答
冬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佐餐的上品。它含水分少,易运输,易贮藏,又是加工成冬笋罐头的好原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加工出口的冬笋罐头在日本、美国市场更是大受青睐,出口创汇利润高。 一、冬笋的贮藏 1.室内黄泥贮藏法。选择泥地四周是水泥墙的房屋,先在地面铺大约10厘米厚的黄泥(含水分5~7成),然后将冬笋平放堆积,一层黄泥一层冬笋,上盖10~15厘米厚的黄泥。家庭少量贮藏,也可用木箱,下铺5~8厘米沙泥,将冬笋平放,上盖1厘米厚的沙泥揿实,再放冬笋盖沙泥揿实,最上层沙泥距箱3厘米,上盖箱盖,放在阴凉处贮藏。这种贮藏方法在春夏季可贮藏1个月左右,仍能保持新鲜。 2.室外挖洞贮藏。可在朝南的沟坡或山脚挖洞,洞深2~2.5米,即肚大口小,易于保温保湿。底部平铺10~15厘米厚的湿沙(含水量5~7成),将冬笋根朝下,梢朝上均匀排列,上覆盖泥沙揿实。第2层与第1层方法相同,这样一直层放到离洞顶5~60厘米为止,以利于空气交换,上盖木板或水泥板,板上盖泥20厘米。这种贮藏方法数量多,春夏季保鲜时间可长达6个月。 二、冬笋的加工 1.酱笋。将竹笋剥壳洗净,切成3~4厘米厚的笋圈。按100公斤竹笋,10公斤豆油、13公斤食盐、2.5公斤白糖、300克酒的比例备料。将称好的豆油、食盐、白糖混合拌匀作配料。选用大肚小口坛洗净晾干备用。先在坛底撒一层配料,然后一层竹笋一层配料地装坛,一直装至坛口,上面撒少许食盐,然后加盖。待数小时后,坛内笋体积略有缩小时,应补充填入笋块与配料,并在面上撒一层配料,倒入米酒,便可加盖封口,移至通风阴凉处存放,约半年后便可开坛。上等酱笋笋块软嫩,呈淡黄褐色,咸淡适中,风味独特。 2.干笋。将竹笋剥壳去泥,洗净后装入锅内,每100公斤笋,加食盐3~5公斤,一次性加水30公斤左右,煮沸6~8小时,中途翻锅几次,将锅底的笋翻至锅面。煮笋时间根据火力的大小灵活掌握,切忌时间过长,把笋煮得太烂。笋肉煮至不生不烂时出锅,沥干水分,摊放于烘房。干制过程中保持温度40~60℃,并经常翻动笋干,至笋肉色泽黄亮,手捏松挺不滑腻时即成。烘制过程中温度切勿过高,否则会严重降低干制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