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饮料食品安全控制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做好饮料食品安全控制,这几个方面不得不知

做好饮料食品安全控制,这几个方面不得不知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 — 2016的规定,做好食品安全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产品污染风险控制 应定期检测食品加工用水水质。饮料用水需脱氯时,应定期检验,确保游离余氯去除充分。有水处理工艺的,应规定水处理过滤装置的清洗更换要求,制定处理后水的控制指标并监测记录。有调配工艺的,需复核确认,防止投料种类和数量有误。调配使用的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原汁、糖液、水及其他配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前应确认其感官性状无异常。溶解后的糖浆应过滤去除杂质,调好的糖浆应尽快使用。半成品的贮存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配制好的半成品应尽快使用。因故延缓生产时,应对已调配好的半成品及时作有效处理,防止污染或腐败变质,恢复生产时应对其进行检验,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废弃。杀菌工序应有相应的杀菌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的记录或图表,并定时检查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生产时应确保产品封口的密闭性。 二、生物污染的控制 1、清洁和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应安全、卫生、有效。清洁作业区生产前应启动空气净化系统,对车间内空气进行净化。应保证清洁人员的数量并根据需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所有的清洁人员均应接受良好的培训,认识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确保生产车间达到卫生要求。用于不同清洁区内的清洁工具应有明确标识,不得混用。包装容器、材料在使用前应清洁或消毒,如果采用吹瓶、灌装、封盖(封口)一体设备,且设备自带空瓶或瓶胚除尘和瓶盖消毒功能,可不再进行空瓶和瓶盖清洗消毒。 2、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 饮料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包括:微生物监控指标、取样点、监控频率、取样和检测方法、评判原则以及不符合情况的处理等,具体可参照附录 A 的要求,并结合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制定监控内容。 三、化学污染的控制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生产车间不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类杀虫剂。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在其外包装有明显警示标识,并存放于专用仓库内,设专人保管。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 展开全部∨ 0 回答 ·  4 关注
共0个回答
相关问题
0401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6个回答
求助矿泉水、瓶装水国外微生物检测方法 1个回答
特殊膳食需要食品生产许可证单独类目吗 3个回答
无糖饮料可以作为特殊膳食用食品吗 11个回答
新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厂区,申请生产许可和注册需要哪些认证或建立哪些体系? 9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