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板理论综合应用--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塔板理论综合应用--毛细管色谱柱的膜厚(GC)

液膜厚度加大,必然导致气液平衡时间加长,溶质在气、液相间的交换次数增大,优点是可以增大样品负荷和提高分辨率,同时也延长了分析时间。应根据具体分析要求来选择。 7 回答 ·  3 关注
共7个回答
在等温等流速的情况下,对于单种组分物质,固定相是决定其保留时间的,简单的两个极限假设:如果没有固定相,保留时间很短;如果全是固定相,保留时间很长。
  10 0
同样规格的色谱柱中,液膜厚的比液膜薄的色谱柱的柱效要高一些。但液膜厚时也有一个缺点:如果分析样品时需要用到比较高的柱温,此时固定液的流失会严重得多,特别是越接近色谱柱的最高使用温度时越严重。一般来说,如果样品需要用到很高的柱温时,选择液膜薄一点的柱子要好一些。如果所使用的柱温低,选择液膜厚一点的柱子可以提高柱效。
  5 0
液膜厚,相当于塔板数多,气液间物质交换的次数就多,分离的效果就好,保留时间延长。这个效果与增加柱长有相似之处。
  10 0
问的问题确实有难度,塔板理论在上学时的化工工程课里学过,当时记得,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因为很少用到)。有个公式带入就能算出来。期待……
  5 0
液膜厚导致了物质在两相之间的交换次数增多,保留时间延长,分离效果增大
  10 0
当然毛细柱的固定液膜厚对组分的分离有影响,膜厚可以提高组分的分离能量(塔板数增加),并且使保留时间加长。两者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膜厚。
  3 0
个人感觉,液膜厚度增加,保留值也增加,对分析低沸点物质厚液膜有优势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