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率的困惑(二)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回收率的困惑(二)

在做盲样的时候,如何判断结果呢?用基质标校正! 6 回答 ·  1 关注
共6个回答
标准体系不一样,5F说的是这意思;简单说,相同溶剂标和基质标的响应是不一样的
  7 0
您如果用类似的比如19648的那个国标方法,也是用乙腈萃取,用Carb/NH2柱净化后,再浓缩定容,这样您的这几种农药应该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回收率,能和在纯溶剂中得到的加标回收数据相仿。
  4 0
这个没有做过,等做过的来解答啊!
  7 0
你的问题让做过农残的帮你回答吧
  10 0
这个回收率肯定不同,第一个空白加标几乎没有干扰因素,所以回收率偏向于真实值。要保证溶剂因素是否有干扰,有时候色谱级溶剂也会产生干扰。第二个样品加标,这个过程比空白加标复杂的多,样品里会残留农药,中间过程也会有残留,然后样品中某些杂质产生的干扰因素,这可能是你回收率高的原因。所以在萃取和净化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去处干扰因素,保留你需要的物质。
  5 0
原因如下,估计你的标准曲线是用有机溶剂配置的,如果你用基质标线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反而是样品加标最接近真实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气相相关的设备中有衬管中汽化这个过程,这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叫作活性吸附,有基质的样品占据了活性位点,则减少了目标检测物质被衬管中活性位点的吸附。如果在液相相关的设备上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离子抑制起了主导作用,你可以做实验试试。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