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中药材的应用及其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超细中药材的应用及其制备技术

六、超细中药材的制备技术中药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纤维型、坚硬型、粘韧型等,因此对中药材的超细化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设计出不同的粉碎工艺,并选用特定的超细化设备。中药材又分为根茎类及叶类。对于大多数中药材其超细化过程可表述如下:中药原料→切片→粗粉碎→细粉碎→超细化→包装1. 切片由于中药材大多是根茎类,不仅体积松散庞大,而且杂乱无章,为了使后续工序的粉碎容易,通常事先用中药切碎机将其切成片状或小块状。2. 粗粉碎与细粉碎粗粉碎与细粉碎通常是在旋转式冲击粉碎机内进行。该机有定齿与转齿或由动锤与碰撞环组成,产品细度是靠筛网孔经控制。粗粉碎时往往不放置筛网或放置大孔径筛网。细粉碎时放置小孔径筛网。由于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粉碎腔内温度升高很快,对于粉碎粘韧性中药材必须采取强冷却措施。必须时应事先采用液氮。采取这些措施虽能达到较好的粉碎效果,但生产成本太高,易 造成污染。3. 超细粉碎根、茎、叶类中药材的超细粉碎通常在气流粉碎机内进行,采用气流粉碎的优点是,粉碎温度不高,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不易造成破坏。缺点是能耗高,生产成本高。通常用于中药材超细化的气流粉碎机有扁平式循环式和流化床式。研究及生产实际表明,气流粉碎机在常温条件下不能用于粘韧性中药材的超细化,对于含糖较多的粘韧中药材(如,熟地、枸杞子等),在常温下用扁平式气流粉碎机粉碎时,易黏附于磨腔的内壁,或形成小球,使粉碎根本无法进行。通常的方法是采取冷冻粉碎,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及设备投资太大,往往难以承受。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熟地之类粘性中药材的超细化难题,南京理工大学超细粉体与表面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出了一种常温超细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已为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成功地生产出了超细熟地粉,生产成本只有深冷冻粉碎法的1/3。4. 包装中药材超细化后,由于其比表面很大,取得表面往往带有微空,因此与空气接触时极易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造成中药材超细粉变粘、团聚成球、结块等现象。对于提取的重要晶体采用气流超细化后,与空气接触后更易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团聚结块。因此,生产出的中药材超细粉应立即用加厚塑料袋或铝磨袋包装时,若多层塑料袋堆压,也回造成其中的超细中药材压实结块,这些为随后的使用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包装储存条件应适当。 展开全部∨ 2 回答 ·  3 关注
共2个回答
二 、 超细粉体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所存在的问题随着研究内容与大规模工业花生产进程的发展,人民发现,超细粉体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其前景日益看好。然而由于超细粉体本身的特性,如物质经过超细化后比表面增加,表面能也显著增加,表面荷电增多,粒子处于非稳定状态,因而有强烈的相互吸引而达到稳定的趋向,表现出医团聚性。此外,药材经微分化后分散性差.相容性差等,均给超细粉体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部分含粘液质细胞的中药,经超细粉碎后,绝大部分细胞破壁后,在研究过程中如遇水容性介质,则表现出极大的粘稠性和极差的分散性。在对超细粉体进行体内试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最大给药量达不到有效剂量的问题。因为有些中药的临床有效剂量偏大,而用中药的原粉入药,在进行动物试验过程中,动物的最大给药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刚开始的研究过程中应选择一些药理活性较强的.临床有效剂量较小的药物 进行研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宜制成超细粉体使用,对于一些有效成分的水容性较好、药材的资源很广以及无效药渣很多的中药就没有必要进行超细粉碎。
  2 0
三 、 中药材超细化后对容出度的影响(一) 丸剂内组合分粒径大小的影响为了研究中药材超细化后对容出度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合作,比二妙丸丸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丸剂内组分粒径大小以及药丸本身直径大小对容出度的影响。二妙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小柴碱,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二妙丸体外容出度进行测定比较。实验分别采用普通粉体(约300μm)和超细粉体(约5μm)制成同直径的二妙药丸,实验测得这两种药丸随时间延长的累积容出百分率见表8—5。表 8—5 不同粒经粉一体制备的二妙丸的累积容出百分率(%)时间/min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80 普通粉丸 10.6 17.8 28.1 35.0 42.0 46.1 52.2 53.5 58.7 超细粉丸 9.5 17.7 28.4 35.4 42.4 50.5 60.0 67.8 74.4 表8—5中结果显示,60min以后,采用超细粉制备的二妙丸的累积容出百分率较用粗粉制备的二妙丸显著增大。根据表8—5中的数据,按威布尔分布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以lnt.ln[-ln(1-F)]为变量计算出两种不同粒经末制成的丸剂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n[-ln(1-F)]=0.578lnt-2.937,r=0.983ln[-ln(1-F0)=0.772lnt-3.342,r=0.997按下列公式求出容出度参数T50,Td及m。结果见表8—6。β=eAm = B0.5=1-e-(T50)m/β632=1-e-(Td)m/B表 8—6 不同粒经粉末制成的丸剂的容出度参数比较粉体种类 T50/min Td/min m 普通粉二妙丸超细粉二妙丸 85.3961.60 160.91102.3 0.5780.772 (二) 丸剂本身直径大小的影响研究者分别将组分相同,其粒经为5μm的超细药材制成平均直径为2.4mm,1.3mm,0.5mm以及0.2mm大小不同的二妙丸,然后按同样方法测出其累积容出百分率,测试结果示于表8—7。表8—7中结果指出,直径为0.2mm的丸剂的累计容出百分率最高,而且累计容出百分率随丸剂直径的减少而增大。根据表8—7中的数据,按威布尔布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以lnt、ln[-ln(1-F)]为变量计算出两种不同粒经粉末制成的丸剂的回归方程,分别为:n[-ln(1-F)]=0.772lnt-3.342,r=0.997;ln[-ln(1-F)]=0.684lnt-2.398,r=0.990;ln[-ln(1-F)]=0.885lnt-2.917,r=0.998;ln[-ln(1-F)]=0.734lnt-1.977,r=0.999。并按上述公式求出容出度参数T50,Td及m。结果见表8—8。表 8—7 不同粒经大小的二妙丸的累积容出百分率(%)二妙丸的直径大小/mm 时间/min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80 2.4 1.30.50.2 9.5 21.2 19.7 36.0 17.7 34.3 34.4 54.6 28.4 53.6 55.9 71.1 35.5 66.1 67.5 79.8 42.4 74.9 76.7 89.3 50.5 81.5 86.9 93.4 60.0 83.5 92.8 98.1 67.8 87.5 98.4 100.7 74.4 95.1 102.4 102.7 表 8—8 不同粒经二妙丸的容出度参数比较二妙丸直径/mm T50/min Td/min m 2.41.30.50.2 61.6019.4817.848.97 102.333.2926.9814.77 0.7720.6840.8850.734 上述研究结果指出,采用超细中药粉体制备的 二妙丸的容出速率明显快于粗粉制成的二妙丸,甚至可达10倍之多。而且随着丸剂本身直径的减少,容出速率不断加快。
  5 0
相关问题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库尔勒香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24个回答
关于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SPME GC-MS)的一些问题 8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 蔬菜、水果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20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7个回答
注射式萃取净化法-质谱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 28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