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鉴定条件/微生物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菌种鉴定条件/微生物检测

菌种保管要注意:   1.应充分了解每种细菌的不同生物性状及营养要求,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一般原则是使细菌能够生长而不易变异的前提下,必须选择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一般不用含糖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适于保存菌种。  2.培养后最好在细菌尚未旺盛发育之前取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放冰箱内保存。  但应注意,一般细菌大多保存于4℃冰箱中,但真菌,霍乱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粪产碱杆菌需在室温保存。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及初次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需保存于37℃孵箱中。  3.保存菌种应做鉴定记录。在主要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菌落特征、形态及革兰染色或特殊染色反应、生化反应、血清学性状以及个别菌种需要的动物试验结果等。  4.保存的菌种应有两套,一套供保存传代用,一套供实验用。  5.定期转种,每转种三代作一次鉴定。  6.专人保管和发放,严格保管和发放制度。 展开全部∨ 1 回答 ·  1 关注
共1个回答
1.细菌种属的鉴定   DNA碱基组成的测定 G+C mol%含量不同的细菌,为不同种细菌;含量相同的可能为不同种的细菌。细菌的G+C mol%相当稳定,不受培养条件、菌龄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变性法。  DNA-DNA杂交 DNA杂交可得出DNA之间核苷酸顺序的互补程度,从而推断不同细菌基因组间的同源性。  16S rRNA同源性分析 rRNA-DNA杂交、16S rRNA序列测定、16S-23S rRNA序列测定  此外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引物扩增法(RAPD)等技术常用于菌株间的差异比较。  2.细菌种属特异基因  某些基因为细菌种特有或属共有,通过对这些基因的检测可以鉴定细菌的种或属。如编码吸附和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的inv基因:invA、invB、invC、invD、invE等是一组只存在于致病性沙门菌中的独特的保守基因序列。鞭毛蛋白dlh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伤寒沙门菌;IS6110、IS986插入片段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所拥有等。  3.细菌毒力基因  可以测定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基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耐热(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以及白喉棒状杆菌的外毒素基因以示相应的细菌存在。
  9 0
相关问题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库尔勒香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24个回答
关于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SPME GC-MS)的一些问题 8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 蔬菜、水果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20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7个回答
注射式萃取净化法-质谱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 28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