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害物质的“安全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仪器分析
那些有害物质的“安全标准”是怎么来的?
是不是所有的安全标准都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实验,还是直接借鉴国际标准相关数据?大部分都是借鉴国际上的标准。
6 回答 · 5 关注
共6个回答
八点半的星光,食品采购
2019-10-21回答
一般都是从老鼠身上做实验得来的
6
0
夹板缝隙里的人,食品技术主管
2019-10-21回答
是不是所有的安全标准都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实验,还是直接借鉴国际标准相关数据?
3
0
剑魄琴心,食品安全员
2019-10-21回答
问题二:特定食物中允许存在多少知道了人体对于某种物质的“安全耐受量”,就可以指定它在某种食物中的“安全标准”了。有的有害物质几乎只来源于某种特定的食物,那么就用“每日最大耐受量”除以正常人会在一天之中吃的最大量而作为“安全标准”。比如有一种叫做“莱克多巴胺”的瘦肉精,进行过人体试验,在每天每公斤体重67微克的剂量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美国采用50的安全系数,把每天每公斤体重1.25微克作为普通人群的NOAEL值。假设一个50公斤的人每天要吃两斤半猪肉,得到猪肉中的允许残留量为每公斤50微克。有的有害物质则存在于多种食物中。比如镉,大米是一大来源,按照每公斤体重每天1微克的“安全限”,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可以摄入60微克。假设大米中的镉含量是每公斤200微克(即中国国家标准的0.2毫克),那么每天不超过300克大米,就还在“安全限”之下。此外,水和其他食物也是可能的来源。世卫组织认为来自于饮水的镉不应该超过“安全标准”的10%,假设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两升水,因此把饮用水中镉的安全标准定为每升3微克。
3
0
黄粱空梦,食品检测分析员
2019-10-21回答
有的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比较多的研究数据。比如镉,在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情况下最先出现的伤害在肾脏。镉会在肾脏累积,肾皮质(renal cortex)中的镉含量跟肾脏受损状况直接相关。当肾皮质中的镉含量在每公斤200毫克时,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可观测到的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含量的四分之一,即每公斤50毫克,作为“安全上限”。然后考虑到饮食中镉的平均吸收率,以及能够排出的一部分镉,计算出每周每公斤体重吸收的镉在7微克以下时,对人体没有可检测到的损害。这个量叫做“暂定每周耐受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简称PTWI)”。平均来说,这个量跟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微克是一样的。对于一个60公斤的人,相当于平均每天不超过60微克。世卫组织采用这个“每周”的时间基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平均”的意思——比如说,如果今天吃了90微克,而明天控制到30微克,那么就跟两天各吃了60微克是一样的。还有一些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缺乏直接实验数据,对于动物的危害也是在大剂量下得到的。而通过饮食都是“小剂量长期摄入”,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就没有实验数据。科学家们会采用“大剂量”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来“估算”在小剂量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制定“安全标准”。这种“安全标准”就更加粗略,最终得到的数字跟采用的模型和算法密切相关。比如烧烤会产生一种叫做苯并芘的物质,在动物和体外细胞实验中体现了致癌作用。这种物质在天然水中也广泛存在,而在饮用水中的浓度范围内,它会产生什么样的致癌风险缺乏数据。根据已知的数据进行模型估算,如果一辈子饮用苯并芘浓度为每公斤0.2微克的水,增加的癌症风险在万分之一的量级。所以,美国主管机构设定饮用水中的苯并芘“目标含量”是零,而“实际控制量”则是每公斤0.2微克。
3
0
八月,食品检测员及主管
2019-10-21回答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多少”的说法。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同一种有害物质,在同一种食物中,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一种“荒诞”的结果:有害物质在某个含量的一种食物,在一个国家是“安全”的,在另一个国家却是“有害”的。“安全标准”的意义,是低于它就“安全”,超过它就“有害”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介绍“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
9
0
夏至未至,食品香精销售专员
2019-10-21回答
我想安全数据开始是从小白鼠来的,后面的就借鉴了
8
0
相关问题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库尔勒香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24个回答
关于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SPME GC-MS)的一些问题
8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 蔬菜、水果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20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7个回答
注射式萃取净化法-质谱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
28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