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熟食?熟的生食?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生的熟食?熟的生食?

如果某一天你在超市里拿起一袋食物,问导购小姐“这是生的还是熟的”,小姐很为难地说“这是——生的熟食,或者——熟的生食。。。”你会不会认为她精神有问题?但是,这正在成为现实,那就是“非热加工”的食品。说生,是因为它没有被加热过;说熟,是因为它确实可以象熟食一样直接吃。 展开全部∨ 5 回答 ·  4 关注
共5个回答
三.高压加工的原理与特色所谓高压加工,就是把食物在高压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实现灭菌和改变质地的目标。这里说的高压,不是通常说的“高压锅”里的那种“高压”。通常高压锅里的压力是两个大气压的样子,而高压食品处理所说的高压动则几千个大气压。10米深的水产生的压力差不多是一个大气压,几千个大气压有多大?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高压下细胞会发生许多变化,比如细胞膜被破坏,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酶失去活性等等。总之,在高压下,作为生命体的细菌跟在高温下一样,经受不住考验而香消玉殒。不过,对于压力的反应,细菌比人坚强多了。普通人在几米的水下就已经很难受,而细菌通常在两千个大气压下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在3000到6000个大气压下,大多数的细菌就坚持不住了。对于蔬菜水果来说,主要就是这样的细菌,所以高压处理最先是在蔬菜类的食物中得到应用的。而肉类中一些意志坚定的细菌,在6000个大气压下也还能逍遥自在,就需要适当加热。比如说加热到几十度,双管齐下,它们也就顶不住了。还有一些细菌芽孢实在是厉害,加热到75°C还能在8000多个大气压下生存,实在让人恼火。不过,人类毕竟道高一尺莫高一丈,设计了一个“循环加压”的阴谋诡计。先加高压,细菌芽孢进入紧急状态,严密地把自己保护起来;人类摆出一副无可奈何败走撤退的样子,撤去压力;芽孢以为危机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纷纷发芽繁衍;然后人类回头一击,再次加压,可怜的细菌们于是全军覆没。而那些维生素、色素、香味物质等等小分子物质,对于高压这种“逆境”不敏感。当细菌们在苦苦挣扎的时候,它们却在一边谈笑风生,这情形跟加热的时候完全相反。这就是高压处理的最大魅力——杀死了细菌,却保留了食物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生物大分子,比如蛋白质和淀粉,对于压力有一定反应,但也不是那么敏感。高压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把蛋白质分裂成片段,对于保持蛋白质的质感要比加热有利。而淀粉,在高压下也能够实现糊化,不过人们对此兴趣不是很大。在加热处理食物的时候,热量只能从外往里传。对于大块或者大包装的食物来说,等到里面的加热好了,外面的已经熟得太“透”了。而压力是同时到达食物每个部分的,所以高压处理的食物更加均匀。
  2 0
高压热处理就接触过,纯高压处理没听过。这技术在国内还没推广吧?
  10 0
还是第一次听到高压处理,以前只听说过辐射处理.
  6 0
二.传统食品加工的弊端与非热加工技术看看我们把食物作熟的操作——煎炒烹炸涮,烧烤炖煮蒸——,除了“涮”没有“火”以外,其它的一看就知道要加热。而“涮”里面的“水”,也指的是滚烫的开水。所以一提到把食物弄熟,人们总是不假思索地想到加热。加热也确实是最有效的把食品作熟的办法。在120°C(高压锅里的温度)下加热20分钟,几乎没有细菌能够幸存。如果到140°C,则只需要几秒钟就够了。不过,人类吃够了熟食,现在又怀念起生食来了。熟食虽然解决了灭菌好嚼的问题,不过也破坏了人们想要留下的东西。比如说,要把细菌“热死”,比细菌更不耐热的小分子成分,比如某些维生素、香味物质等等,或者人事不醒失去了功能,或者飘然而去挥发掉了。食物的外观也经常大受影响,或者变得形容枯槁,或者变得面如死灰。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刁,既要营养卫生,又要美味好看。加热这种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食物加工方式,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于是,人们开始寻找能够实现加热的好处,却又没有加热弊端的食物加工方式。这就是“非热加工”的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比如高压处理、脉冲电场、交变磁场、紫外照射等等。这些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食品加工的目标,不过只有高压处理的成本能够降到商业化的地步。
  4 0
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出发
  3 0
相关问题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库尔勒香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24个回答
关于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SPME GC-MS)的一些问题 8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 蔬菜、水果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20个回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7个回答
注射式萃取净化法-质谱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 28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