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进出车间(包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外来人员进出车间(包括维修人员)规定

整理了一份外来人员进出车间规定,希望能够启发,并提宝贵意见 外来人员进出车间及设备维修管理规定一、目的  通过对外来员工进行健康与卫生的控制,防止由于外来人员疾病、外伤和异物等对食品造成污染。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外来人员、维修人员进入生产车间进行健康与卫生的控制。三、定义  外来人员及维修人员:指参观的客户、指导车间生产的客户、食品质量安全现场审核人员、车间基础设施维护、设备厂家设备安装、调试、及工厂维修等工作人员四、控制1、外来人员1.1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提前通知生产部,经同意后方可进入。1.2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全程要有专人陪同,在来客访问登记表上签字并在进车间前要填一份声明《来访者健康问卷》患有碍食品卫生之一的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车间。1.3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时按公司员工进入车间卫生要求,执行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等程序。对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带来威胁的物品,如珠宝首饰、手表、饰针、订书钉、大头针、曲别针、灌墨水的钢笔、钥匙、手机、钱包等类似物品一律不得带入车间,应放于更衣室设立的物品专用存放处,如有必要带入的记录用的文件夹、纸、笔等需征得同意方可带入。2、设备维修调试人员2.1对车间基础设施维护、设备厂家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作人员及工厂维修人员进入车间时,对所带的工器具、配件进行清点核对并登记完成后,按照生产员工进入车间卫生要求程序进行,检查服装、鞋、帽的洁净,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完毕后检查清点所带的工器具、配件是否同进车间的登记是否一致,如在安装、调试中替换使用的配件需加以说明。2.2设备维修原则是在车间外进行;如确不能运出车间的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在车间停产时进行,确因应急需临时维修的,车间预留出确认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的足够空间区域,维修人员在车间人员陪同并在划定区域进行维修,期间维修人员不得在区域外走动或作业。设备维修时维修工具不得随意放置,不得接触相邻的台案等界面。拆卸时注意个别设备部件飞溅,拆解更换下来的零部件(如螺丝,弹簧等)不得随意丢弃,应收纳在一起待维修完毕一并带出车间。2.3设备维修调试完毕后,维修人员应将带入的工具,胶带、更换下的零部件等一并收纳在工具兜内,经陪同人员确认后,带出生产车间。2.4维修后,设备及现场进行彻底清扫或擦拭、清洗、消毒,经确认卫生状况达到食品生产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展开全部∨ 3 回答 ·  2 关注
共3个回答
规定要执行到位。
  4 0
,对工作很有帮助
  2 0
做制度容易,执行起来难啊。
  8 0
相关问题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关于依法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指导意见》 7个回答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个回答
开始实施的与食品行业相关法规及解读索引 3个回答
《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中食品微生物限量》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