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的制作方法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蚝油的制作方法

1.开蚝:将生长成熟的蚝从海中捞起,立即运回,用丁字形铁质蚝钩的一端将蚝凿一孔,再用蚝钩的另一端打蚝壳,取出蚝肉投入木桶中。生蚝在桶中产生的粘液,在煮蚝时可一起入锅,以增加蚝油的产量。   2.加盐:蚝油质量差时,或开蚝地远离加工处,可加2%的盐保持质量。   3.煮蚝:每50千克蚝肉加60升左右淡水进行煮制。水沸后投入生蚝,用铲搅拌,以免粘连锅底烧焦,并促使蚝肉胶质的溶出。20~30分钟后,用竹箕将蚝捞起,略加震动使蚝身的泥沙下沉,然后倒入箩中沥水。将锅内蚝壳及杂物捞净,取出部分蚝汤,再加入淡水进行第二锅煮制。   4.热蚝取出后经沥水、冷却、加盐、干燥等过程制得蚝干。   5.洗锅:用清水将锅洗净,清除铁锈及污物,除一层花生油,以防浓缩蚝汤时粘连锅底烧焦。   6.澄清过滤:将煮蚝时未加盐的蚝汤,加些淡水,澄清除去下层泥沙蚝壳等杂物,用筛过滤后,再进行浓缩。   7.浓缩:将过滤后的蚝汤倒入洗净的锅中,加热浓缩约10小时,温度保持在95~102℃,沸腾起的花纹达到一定浓度时停火。停火后在锅中停留2~3小时,即为半成品。如有条件,采用真空浓缩,则更理想。   8.改色:以上加工的产品,可称为“原汁蚝油”。由于它色泽灰暗,易分层,高度浓缩后,重金属含量偏高,超过国际食品的卫生标准,不能作为商品直接上市场销售。因此,必须对原汁蚝油进行改色第二次加工。先将铁锅加热,抹一层花生油。然后放入糖加热溶化,温度控制在200℃以下,至糖脱水、使糖液起泡粘稠,呈金黄色后,加入水和原汁蚝油。原汁蚝油中的加水量以稀释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符合标准为原则,再加热到90℃以上,使颜色逐渐转变成红褐色。   9.增稠:采用一定配比的淀粉及食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使液体不分层,并具有浓厚的外观,提高产品的质量。   10.增鲜:添加少量味精及肌苷酸作为增鲜剂,由于二者有相乘作用,鲜味倍增达到改善原有鲜味和增加香味的作用。此外,加味精还有调整氨基酸态氮含量的作用。   11.防霉:加入0.1%的苯甲酸钠防霉,以利长期贮存不变质。   12.装瓶:将蚝油装入玻璃瓶中,加盖密封,即为二次加工的成品。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色泽:棕褐色至红褐色,鲜艳有光泽。   气味:具有蚝油的特别香气和酯香气,没有腐败发酵异味。   味道:具有蚝油独特的鲜美适口味道,稍甜,味醇厚,无焦、苦、涩等异味和霉味。   体态:粘稠状,浓厚适当,无渣粒杂质。   2.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每100毫升中不小于0.60克。食盐(以氯化钠计),每100毫升中为9~12克,总酸小于2.0克/100毫升,PH值为4.5~5.5,粘度为1000~2000厘泊。   3.卫生指标:(1)苯甲酸或其钠盐≤1克/千克。   (2)羧甲基纤维素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   (3)砷(以砷计)≤0.5毫克/千克。   (4)铅(以铅计)≤1毫克/千克。   (5)细菌总数≤10000个/毫升。   (6)大肠菌群≤30个/100毫升。   (7)致病菌:不得检出。 展开全部∨ 1 回答 ·  5 关注
共1个回答
耗油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
  3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130--150度油温炸猪肉丸子,锅底总是会有少许那种粉末状的肉渣 5个回答
《起酥油》国家标准制定进展如何了?有没有了解的啊? 3个回答
有没有400克颗粒状鸡精的包装机? 1个回答
卤制肉食品在加工时使用哪种添加剂可以防油变味? 7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