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黄原胶易溶于冷、热水中,溶液中性,耐冻结和解冻,不溶于乙醇。遇水分散、乳化变成稳定的亲水性粘稠胶体。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受pH值、温度、电解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1、pH值对黄原胶溶液粘度的影响
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在pH值2~10的范围内是稳定的,在低浓度(5gL)盐溶液中,黄原胶溶液的粘度不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为1~2或11~12时,黄原胶溶液的粘度略有改变,它甚至可以溶于50mlL的硫酸、250mlL的磷酸和5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这些被增稠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数月后仍相当稳定。黄原胶这种耐酸碱的特性是常用的增稠剂和稳定剂所不具备的。
2、温度对黄原胶溶液粘度的影响
在含有少量电解质(如1gL氯化钠)时,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实际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0~97℃范围内,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几乎不变。黄原胶这种耐高温的稳定性是其典型而特有的性质,即使达到消毒温度(130℃)保持数分钟,恢复到室温后,黄原胶溶液的粘度也只略有降低,而其它增稠剂随温度改变粘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黄原胶即可保证产品在贮存时的粘度,同时也能延长其贮存期限。
3、电解质对黄原胶溶液粘度的影响
电解质对黄原胶溶液粘度的影响与黄原胶溶液的浓度有关,在其浓度低于1.5gL时,增加氯化钠的浓度,其粘度稍有下降;而在其浓度为2.5gL或更高时,增加氯化钠的浓度,却使粘度上升;氯化钠浓度在0.2gL~0.7gL范围时,黄原胶溶液粘度最大;在较高的氯化钠浓度时,黄原胶溶液粘度保持不变,即使含150gL的氯化钠,仍可形成稳定的粘稠液。二价金属离子(如钙、镁)盐对粘度也有相同的影响,且黄原胶与这些二价金属离子盐有很好的互溶性,不发生盐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