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菇栽培技术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花香菇栽培技术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花香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具有肉质肥厚,外形美观,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是:

栽培季节 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最佳接种期,若推迟到10月接种,那么每推迟10天,出菇将推迟1个月。栽培料 栽培料以栎树木屑为最佳,要求料的大小如小米粒,无杂质,无霉变,陈的比新的好。桑树、苹果树的枝条粉碎后也可使用,但最好加入30%~40%的栎树木屑。其他的树木如杨、柳、桐、槐等以及农作物秸秆,只要不霉变,粉碎后均可使用,但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如用栎树木屑的好。常用的配方是:木屑100千克,麸皮15千克,石膏2千克,磷酸二氢钾300克,料水比为1∶0.9~1,含水量为55%~65%,用石灰将料的pH值调至7.0~7.5,石灰用量一般为0.5%。

装袋灭菌 常用宽25厘米,厚0.04毫米,长5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袋,每袋可装干料2千克。装料后用土蒸锅灭菌16~20小时。选用菌种 选用朵形大、肉质厚、适应性广、高产的低温或中温偏低型菌株。我所提供的古田66号、泌阳1号、泌阳3号在我省表现均较好。灭菌、接种、室内发菌、转色等生产工序,和常规的香菇生产工艺相同。发菌期要求恒温24±2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暗光和较好的通风条件。

建造菇棚 一般菇棚长5~6米,宽2.4~2.6米,高2.5米,总面积12~15平方米。菇棚两端用砖、土坯、泥砌成,上端呈弧形,两端的墙各留1个高2米、宽50~70厘米的门,棚内两侧各搭5~6层床架,放500个左右的菌袋。催菇与割袋 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排放在菇床上。菇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几天后原基即可大量形成。催菇时要加大温差,同时要有充足的光照。当菇蕾直径长到0.5~1厘米时,用锋利的刀片在菇蕾四周的袋面上划1圈,将膜去掉,让菇蕾伸出袋外生长。

培育花菇 培育花菇的关键是干燥的环境。花菇形成的早晚、快慢与品种有关,一般低温型品种能较快地形成花菇。此时,菇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20摄氏度,以8~15摄氏度为好。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0%~60%为宜,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55%~68%为好。阴雨天,要在菇棚内撒些生石灰或加温,以保持棚内干燥。冬季和早春,要有充足的直射光。通常香菇子实体在光照强度1000~1300勒克司时发育良好。如白色裂纹不深,可增加光照强度到2000勒克司以上。此外,花菇培育期要有2~3级的微风,以促使菇体表面干燥,所以,适当进行通风对加速花菇形成有促进作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