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效栽培技术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农林牧渔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大飞哥,食品部QA专员
2021-07-15回答
平菇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易栽培、产量高、销路广等特点成为北方地区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品种。其营养价值高、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经常食用,能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并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适应性很强,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方式、场地要求均不严格,栽培季节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初夏都可生产;其生长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生物效率高,从种到收只需40 d左右,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项目。现将平菇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常用栽培配方
配方1:棉籽皮94%,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配方2:棉籽皮45%,玉米芯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配方3:棉籽皮45%,麦秸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2 配料准备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0∶(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pH值为7.5~8.0。选向阳、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培养料加pH值为9~10的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70%。拌匀后按50 kg/m堆料,建成宽1.5 m左右、高1.2~1.5 m、长度不限的堆料。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2根竹竿,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竿交叉,堆好后撤出竹竿,然后盖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发酵结束即可进行装袋接种[1]。
3 装袋接种
选用(22~25) cm×(45~50) cm的塑料袋,采取4层菌种3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菌种量一般为15%左右。两端袋口菌种量应大,有利于菌丝生长。
4 发菌管理
菇棚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至菇棚内,在畦床上堆垛发菌,或搭架码放。早春晚秋温度低,可南北2行并列为1排,每排留出走道,可堆10~12层,其他季节单行排列。气温高时也可堆放2~4层料袋堆成“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并留出人行道。覆膜保温时定期揭膜通风,防止因缺氧抑制菌丝生长[2]。
5 出菇管理
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条件下,一般中、高温型平菇25 d左右、低温型30~35 d菌丝即可长满袋。当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体已经成熟,这时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菇棚消毒,注水浸湿待晾干后,按菌袋菌丝成熟早晚整齐地堆放于畦床,堆高7~8层。然后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当料面见有小菇蕾出现时,剪去袋两头的薄膜,暴露料面,以促使菇蕾迅速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平菇病害有绿霉、曲霉、毛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主要是防治绿霉和黄斑病。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或接种时消毒不严格,或出菇后因采菇时菇根处被侵染,均能产生绿霉。当菌床培养料上或菌袋两端发生少量绿霉时,用0.1%绿霉净、0.1%~0.2%克霉灵或浓石灰水清液涂抹或喷洒被害部位,可防止分生孢子扩散蔓延,或用0.02%菌绝杀处理侵染部位能抑制杂菌生长。若菌床或菌袋出现绿霉已深入到料内,应及时用0.2%菌绝杀液浸纱布盖住,然后轻轻挖掉已污染的料块,在挖除后的料面喷0.2%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也可涂抹浓石灰乳,再用新鲜料或菌种填平,可控制其发展。对于污染严重的菌袋可深埋处理。在出菇期间,可用克霉灵800倍液,隔3~5 d喷雾1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他病害的防治与绿霉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只是用药有所选择。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手要用酒精或高锰酸钾严格消毒[3-4]。
6.2 虫害防治
平菇栽培时常见的虫害有线虫、螨类、蚁、蜗牛、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500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等。
7 采收及收后管理
在适宜条件下,从子实体原基长成菇体大约7 d,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边缘出现波状时及时采收。采菇时大、小一次性采完,勿摘大留小。采收时要整丛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起。采菇后清理料面,剔除死菇、菇根及杂物等,喷水1次,保温、保湿,让菌丝充分恢复。经7~10 d见有菇蕾出现时,再按出菇要求管理,采完2潮菇后,一般菌袋发生失水,应给以补水。
0
0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能用在蛋制品上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蛋黄粉、全蛋粉的最新配方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