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生产管理
农林牧渔
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吉他配咖啡,食品检验员
2021-08-03回答
白灵菇是阿魏菇的白色变种,是一种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栽培容易的食用菌。现将其管理新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白灵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摄氏度,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摄氏度。因此,栽培季节应安排在9月上旬接种,10月中旬进入长菇期;春季宜在2月上旬接种,5月中旬出菇结束。
2 出菇期管理
接种后发菌温度为25--28摄氏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经常通风换气。防止强光照射。经过25--30天的培养管理,当菌袋料面或袋旁出现原基,达到生理成熟时,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去掉套环及棉塞,打开袋口,温度控制在10--20摄氏度,培养7天左右,出现原基并分化为幼蕾。当菇柄长至2厘米时,增加喷水量,加强通风。前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0%,后期为85%--90%,防止强光照射。
3 出菇不整齐的原因及克服办法
白灵菇出菇不整齐的主要原因是接种后发菌时,部分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即搬进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所致。
克服方法是:发菌期温度保持25--28摄氏度,大约经过25--30天菌丝长满菌袋,此后在温度为22--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的环境中培养30--40天。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进行散射光催菇,白天温度为13--15摄氏度,夜间温度8摄氏度,经10--15天,即有白色菇蕾出现。
4 采收
当子实体长至8--12厘米时,即可采收。采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和四周的残留。让菌丝生息。1周后喷水,恒温催蕾15天左右,出第二潮菇。
0
0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能用在蛋制品上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蛋黄粉、全蛋粉的最新配方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