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技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农林牧渔
食品接触材料
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沉泊玟@,食品检测专员
2021-06-11回答
黑木耳是一种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现将黑木耳在南方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要选子实体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绒毛状,口感脆而不硬,适宜袋料栽培的品种。适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种有29、958、139、杂交22、沪耳3号、Au5等。
2.栽培期确定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遇高温易流耳,是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难题。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摄氏度,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每潮生长期40天左右,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南方适宜推广秋季栽培黑木耳。秋栽既可确保各潮子实体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又可防止高温流耳。具体栽培期:海拔500米以上地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产菌筒,10月下旬开始出耳,至来年4月底采收结束;海拔300~500米地区,亦可栽培,但子实体生长时间相对较短,潮次减少,单产相对降低。春栽子实体生长期太短,潮数少,单产低,且子实体生长后期常遇高温,易流耳,不宜春栽。
3.配方选择目前栽培成功的配方有:
①木屑83%~86%,麸皮12%~15%,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
②木屑80%~83%,麸皮15%~18%,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气温相对高时可选择配方
①,反之选择配方
②。
4.菌筒制作选规格为13.5×60厘米的聚乙烯料袋。装袋、灭菌、接种、消毒按常规方法。秋栽黑木耳接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此时气温仍然较高,接种时易受杂菌污染。因此,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选择全瓶(袋)菌丝洁白、均匀,有木屑清香味,没有淡黑色原基,生长健壮的栽培种;其次接种时一定要做好菌种瓶(袋)表面和接种室的消毒。接菌量要相对多一些。
接种后7天内室温控制在27~28摄氏度,菌丝迅速成活定植,7天后,室温控制在24~25摄氏度。为减少二次感染,前期尽量不要翻袋。一般40~45天菌丝走满袋。由于黑木耳菌丝体见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因此菌丝体培养期间要求培养室黑暗。
5.出耳管理先要选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块建棚,棚内搭培养架。当菌丝走满筒时,将菌筒搬入棚内,排上培养架,让菌丝恢复2~3天后开穴。穴间距5~6厘米。开穴时用锋利刀片将薄膜割约1厘米的“/”型刀口。一般每袋开24穴,开穴后喷水盖薄膜保湿催蕾。应避免高温时开穴催蕾。
黑木耳是好氧、喜湿、耐寒性菌类。开穴后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经15天,大量耳芽即可形成。开耳形成后要加大通风量,每天3~4次,每次1小时,在保证相对湿度90%以上条件下,可以全天通风。通风时结合喷水,喷水要均匀周到。因为通风不良和湿度不均匀均会不展片,形成鸡爪耳而失去商品价值。阴雨天可掀开薄膜淋雨。在适宜温度下,连续淋雨水,耳片会快速长大,开片好。碰上10摄氏度以下阴冷天气要盖膜保温保湿。高温高湿易引起流耳,因此,日平均气温超过21摄氏度时更要加强通风,早晚喷少量水或不喷水。
6.采收与加工耳片充分展开,变软,腹面出现白粉层(孢子粉)时停水1~2天后采收。采收时要留下少量耳芽,以利第2潮出耳,一般可收3潮。采收后要将耳基杂质清理干净,掰成小朵,晒干或烘干。
0
0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能用在蛋制品上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蛋黄粉、全蛋粉的最新配方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