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死菇原因分析及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农林牧渔
双孢菇死菇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葬心,食品安全专员
2021-06-14回答
1、持续高温。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20摄氏度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加温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通风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0.1%),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从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造成部分幼菇死亡。如再遇高温,死菇就更为严重。
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次,气温高时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通风。
3、营养不足。
(1)培养料中草料多而粪料少,致使氮源不足,碳氮比失去平衡,造成营养不足而死菇。
(2)薄料广种,培养料厚度不足10厘米,在出菇后期会因营养不足而造成死菇。
(3)培养料堆制过熟或不足。堆制时间过长、温度过高(70摄氏度以上)消耗养分;堆制时间不足、料温未达到60摄氏度,培养料得不到充分分解转化,均可造成营养不足而死菇。
在配制培养料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准备,使碳氮比达到28~30:1,并认真做好培养料的堆制。
4、喷水不当。覆土层没有及时补水;出菇水或保菇水喷施过量;高温喷水过多,菇棚湿度达95%以上,氧气不足,均可使菇蕾死亡。
出菇阶段,白色子实体米粒大小时,喷水一定要轻,量要少,雾滴要细,严防渗入料内。当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稍微加大喷水量和喷水次数。每次喷水后应立即进行室内风循环,避免喷施关门水。
5、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第一、二潮菇出菇过密,在采菇时由于震动或机械损伤,会使部分小菇死亡。出菇前若菌丝生长太快,易形成高位菇,在土表形成过密的子实体,由于营养不良和喷水的冲击,也会使部分小菇死亡。
覆土后应调控温度,保持土层适宜湿度,促进菌丝向覆土层生长,并使其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子实体形成部位在粗土层与细土层之间,防止过低或过高。
6、菌丝老化。菌种繁殖代数过多或菌种制作温度过高、保存不当和保存时间过长,均可造成菌丝退化衰老,生活力下降,菌丝体内养分积累不足而导致菇蕾萎缩死亡。
应选择优质菌种,创造适宜菌丝生长发育条件,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及时淘汰被
污染的菌种,严防高温培养,菌种不宜长时间保存。
7、酸碱度不适。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0~8.0。在出菇期间,覆土层和施用水的PH值在5.0以下、9.0以上都会造成菇蕾死亡。
培制培养料和覆土应按要求进行,喷射时应先测试培养料和覆土的酸碱度,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喷水的酸碱度,防止过高或过低。
8、病虫为害。常见病害有锈斑病、干腐病,虫害有红蜘蛛、粪蝇等,在生产上要区别对待因病虫害而引起的死菇现象。防止病虫害过量施用农药也会造成死菇。
在管理上坚持“以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彻底清除菇棚存在的病源和虫源,防止病虫随培养料带进菇床,消灭覆土内的病原菌及线虫等,创造适宜蘑菇生长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害发生。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病菇、死菇,并采取药物进行防止,以防扩大蔓延。
0
0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能用在蛋制品上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蛋黄粉、全蛋粉的最新配方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