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是如何贮存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浓香型白酒是如何贮存与勾兑的?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浓香型白酒 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 浓香型白酒 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 浓香型白酒 典型风格的主体是己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 贮存与勾兑 贮存与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是提高酒质的必要技术手段。常见的白酒贮存容器有陶质容器、金属容器、塑料容器、血料容器、水泥池容器等。白酒贮存重点是利用贮存容器对原浆酒的净化、对不同等级的酒进行老熟。勾兑主要是对不同的基酒进行组合和根据不同基酒选择调味酒,以及勾兑用水的净化处理。白酒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的酿酒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酿酒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酿酒工人、技术人员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积累了丰富宝贵的酿酒技术和经验,使我国的酿酒技术水平得到不断地完善、进步和发展。白酒(主要指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工艺是由制曲、酿造、勾调三大技术构成,而勾调技术是酿酒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白酒生产主要工艺,勾调技术在白酒生产中起着改善酒质,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突出产品风格、提高优质品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本身是一门技术,但也是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在于体现美的创造、美的欣赏、美的享受、美的升华,是社会效益的体现。目前,白酒的生产基本上仍沿袭传统的手工操作,在酿造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涉及到环境、微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非常复杂,难以准确控制,从而造成不同窖池所产的白酒,甚至同一窖池不同甑次蒸馏出的酒,不同季节、时间所产的酒其酒质(指所含微量成分及香和味)都不一致。经过品评验收后的合格半成品酒,通过一定时间的贮存之后,各坛酒的质量仍有一定的差别,不同材质的贮存容器及容器的大小,对酒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勾调工艺就是将同一类型,不同特征或不同香型百味皆俱的“液体黄金”进行深加工,稳、准、细、精、严的关键工序,是把各种含有复杂香味成分的基础酒经过更佳、更协调、更为有益、更合理、更平恒的搭配,遵循生产规律,掌握传统的特殊性、典型性,凭借口感对酸、甜、苦、辣、涩、燥、闷、香、鲜、陈、老、绵、软、硬、生、幽雅、醇厚、细腻、净爽等一系列不同的感受,利用酒与酒之间的“取长”、“补短”、“相融”、“平恒”、“烘托”的原理,采取“酒勾酒”、“香生香”、“味配味”、“度调度”的诀窍。按照新、陈、老、茬次、酒度、不同工艺几大要素,以一定的比例调配,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依靠科技辅助手段,使酒中重要的酸、酯、醇、醛、酮及其它微量成分达到“平衡”的效果,并在主要质量指标和感官指标上达到成品酒标准的基础酒(勾兑),然后根据需要在基础酒中添加少量特殊工艺酿制的调味酒,弥补和克服基础酒质量的微小不足和缺陷,得到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的成品酒(调味),进而达到统一标准、统一酒质、突出风格,使出厂酒长期保持稳定的质量,可见勾兑和调味是白酒生产中“画龙点睛”的重要工艺。尽管在各个酒厂,勾兑和调味工艺的具体内容,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勾兑和调味主要是由半成品酒勾兑和基础酒调味两部分组成。如上所述,勾兑调味工序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公司技术中心就北方浓香型多粮酒的勾兑调味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注意的问题做简要阐述,与同行商榷,共同提高。浓香型白酒勾调工序为:半成品酒分级入库——贮存——基酒选择——小样勾兑——调味——对比品评——定样——大样勾兑——加浆降度——调味——除浊——硅藻土粗滤——贮存——调味(微调)——精滤(华德滤片)——超滤(膜过滤)———包装出厂。 贮存 以容器的材质、容量的大小,贮存的温度及环境不同对酒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以陶坛贮存佳。陶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贮存容器。这种容器是以高温焙烧而成,在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陶坛周身存在许多气孔,这些气孔又存在于烧结的玻璃状态中,所以既透气又不发生渗漏现象,同时本身又有远红外线的存在,对原酒陈酿过程有很好的催陈作用,是一种优良的贮存容器。白酒全部都用陶坛在地下酒库贮存一年以上,再进行勾调。在贮存过程中,酒体本身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是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缔合;二是酒分子之间的有序排列;三是各香味成分之间的可逆反应。再就是低沸点成分一部分挥发,一部分氧化还原,酒度低时部分酯类的水解等。在贮存一定的时间后,酒体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口感才柔和顺口。以笔者的拙见,浓香型酒并不是贮存期越长越好、越陈越香。低度酒半年以上,高度酒一两年以上足矣。调味酒则需要较长时间。有条件的话,基础酒降度贮存,对酒质本身是有好处的。 勾调 专业刊物杂志中多有报道,但未必切中要害。任何一件事或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往往是由细节决定成败。勾调的意义和作用前面已赘述,在这里重点介绍勾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质量原则:不成熟的酒不勾兑,不合格的酒不出厂。要勾兑某种成品酒,首先要遵循质量的原则,这是勾兑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一个不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在勾调过程中,首先要先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围绕这一中心组织基酒。成本原则:提高合格率,多创经济效益。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成本。搞一点高质量的酒,各企业都能做到,要真正形成批量,占领市场,形成品牌,那就不容易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精心勾兑,尽量多的使用带酒与搭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合理库存原则:保证库存量和贮存期。白酒需要一定的贮存期,也势必要有一定的库存量。这是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即使市场势头很好,也不能全部倾出,否则很容易引起质量的波动。消费者的否定,造成市场的丢失。所以,坚持合理的库存量与贮存期,是保证质量稳定,占据市场的重要条件。质量顺序原则:质量由低到高。在勾兑某一种酒时,都是用不同质量的酒按不同比例勾兑出来,勾兑酒时,先用和后用哪种酒,勾兑出的酒质量是有差别的。勾兑时应坚持基酒质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加入并依次搅拌。时间顺序原则:由新酒到陈酒。同一档次的酒经过不同时间的贮存,质量差别很大。勾酒时应从新酒到陈酒依次加入并搅拌。平衡原则:色谱骨架成分与微量成分的比例搭配。某种成型的成品酒,其酒中的各种香味成分所占的比例都有一定的范围值。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值,就改变了产品本身的风格特点。基础酒勾兑时,终都要落到这一点上来。调味原则:基础酒确定之后,应已接近标准酒的质量,但还不,要通过调味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和有所提高,突出风格,调味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调味时除遵循勾兑的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先调香,后调味;先调酯,后调酸。先由含低沸点成分高的到含高沸点成分高的调味酒依次加入,并依次搅拌。 可参考如下顺序:酒头调味酒——酯香调味酒——陈酿调味酒——窖底香调味酒——老酒调味酒——酱香调味酒——酒尾调味酒——高酸调味酒。调入的顺序不同,酒的口味和风格就有一定的区别。如同厨师做菜一样,同样的原料有的做出的是农妇炖菜口味,有的是宫廷菜口味,道理是相同的。提醒同行一定要注意。卫生洁净原则:在调味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量具一定要洁净卫生,否则会影响调味效果。因为白酒是非常灵敏的东西,甚至不经易间就可能改变其口味。特别是大样酒调味时,在提取不同的调味酒时,不能用同一器具提取不同的调味酒,如果用同一器具提取不同的调味酒,会改变调味酒的风格,甚至会毁坏某种调味酒,这是勾兑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后调味原则:勾兑好的半成品酒,经过除浊、硅藻土粗滤,半成品酒中的各种微量成分之间的比例会有新的变化,必须再调味(微调),使微量成分之间的比例达到新的平衡,此时的酒质才堪称。(注意:调味酒的比例不能太大,否则,极易出现货架期的反浊。)各种香型酒之间的相融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白酒各种香型之间已没有了过去那么的经纬分明。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其产品也在与时俱进,在生产工艺当中都在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勾调上也更是“取长补短”、“相融”、“烘托”,充分展现产品个性,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风格。勾调时应遵循各香型酒口味轻重原则,应从口味清淡到口味厚重的顺序,依次加入,其勾调效果尤佳。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