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因为鸡蛋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其中含有人体的8种氨基酸,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并且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
具体我们来看看一个鸡蛋的营养价值: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 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被鸡蛋的营养惊呆了?要知道这些营养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但有些鸡蛋是不能吃的,坏鸡蛋有哪些特征?
坏鸡蛋的第一类特征:臭
坏鸡蛋中常见的就是臭鸡蛋,鸡蛋由于运输或者储存不当等问题,导致鸡蛋变质发臭,有的甚至外壳破裂。具体表现在蛋壳乌灰色,蛋内的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暗黄色,并带有恶臭味。这样的坏蛋不能食用,否则会引起。
坏鸡蛋的第二类特征:裂壳
裂壳的鸡蛋相比于完整的鸡蛋,更容易变质发臭。发现有鸡蛋裂壳,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蛋液流出也会引起其他鸡蛋变质。
坏鸡蛋的第三类特征:粘壳
鸡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于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的,贴皮外呈深黑色,且有异味者,就不宜再食用。
坏鸡蛋的第四类特征:散黄
一般鸡蛋坏了都会伴随一定的散黄,鸡蛋存放时间过长,蛋白质变质导致蛋黄不能凝聚在一起。但还有特殊情况也会导致散黄,比如运输过程中激烈震荡,蛋黄膜破裂,造成机械性散黄,只要散黄不严重,无异味,短期内是可以食用的。
注意了以上四种特征的坏鸡蛋,我们就能安心的吃鸡蛋了。
鸡蛋的烹调方式无非就是煎、炒、蒸、煮,由于鸡蛋本身含有较高的脂肪,再经过油脂的烹制,不仅大大降低了鸡蛋的营养价值,还使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因此不建议过多食用煎、炒烹制的鸡蛋,每天早晨吃两个水煮有机鸡蛋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