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门冬提取物的植物来源
【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根茎。
【别名】天冬草、天棘、万岁藤、婆罗树、白罗杉、多儿母、八百崽、丝冬。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
【植物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块根肉质,纺锤形,簇生。茎细长,常扭曲多分枝。叶状枝2~3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厘米,宽1毫米,先端锐尖。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片退化成下弯的刺。花1~3簇生于叶腋,淡绿色或白色;花被片6,二轮;雄蕊6,花药丁字形;雌蕊1;子房3。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图1 天门冬植株及根茎
2 天门冬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天门冬提取分离出的活性成分主要有氨基酸、多糖、皂苷等。
2.1 氨基酸类
天冬酞胺及谷氨酸、缴氨酸、苯丙氨酸、瓜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种氨基酸。
2.2 皂苷类
含甾体皂苷,其苷元为菝葜皂苷元、薯蓣皂苷元、萨尔萨皂苷元、雅姆皂苷元,由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组成。
2.3 多糖类
葡萄糖、果糖、三聚糖(I)、四聚糖(I)、五聚糖(Ⅲ)、六聚糖(Ⅲ)、八聚糖(v)、九聚糖(vI)和十聚糖(Ⅶ)、5-甲氧基甲基糖醛,新酮糖、寡糖和黏液质等。
2.4 其他
尚含β-谷甾醇、胡萝卜苷、正三十二碳酸、棕桐酸、二十七碳烯等。
3 天门冬提取物的鉴别方法
3.1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根被偶有残存,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厚2-4列,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方形、长条形、类圆形或长梭形,长85-460(-600)μm,直径30-110μm,壁厚5-37μm,纹孔细密,孔沟细而短,有的壁甚厚,纹孔及孔沟不明显。中柱鞘1-2列薄壁细胞;木质部和韧皮部束各31-135个,两者相间排列,有的导管深人至髓部,髓大。薄壁组织散列粘液细胞,含草酸钙晶束,尤以石细胞环带及周围为多,在近内皮层处几层环列,髓部则少见。
3.2 理化鉴别
(l)取本品粉末25g,加人20ml70%乙醇,冷浸48h,取滤液2ml于试管内滴1滴茚三酮试剂,在100℃水浴加热3min,取出后微冷,呈红色(检查氨基酸)。
(2)取本品粉末1g,加人l0ml蒸馏水,水浴加热2~3min后滤过,取滤液3ml于试管内,加人斐林试剂lml,在80℃水浴加热3min,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糖)。
(3)取本品粉末至白瓷板上,于365nm紫外灯下观察,呈乳白色荧光。
(4)取断面平整饮片,置紫外灯下观察,韧皮部和木质部为蓝紫色荧光。
(5)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冷浸24h,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lml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1)展开,紫外灯下可见2个蓝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