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碰到这样的流通领域的该怎么办?求助。。。

作为流通领域的QA,很无奈。最近有一群人,市场上买商品去检测营养成分,出来的结果不符合28050中的允许误差范围,投诉到工商来处理。当初审核标签的型式检验报告中是符合的。我想说作为流通领域的真的无法去确认每一批次产品营养成分的真实性。碰到这种问题怎么破。向各位大大求助啊,自认倒霉么?
3人参与回答
,食品工程师 2018-10-16回答
当初标签审核时要依据28050中的允许误差范围,根据自己的产品,适当提高或降低标示值,就不怕它检了。如能量测定值为50KJ,标示100KJ;碳水化合物测定值为5.0,标示2.0,这样就不怕它抽检了。
,销售经理 2018-10-16回答
四十八)关于标示数值的准确性。企业可以根据计算或检测结果,结合产品营养成分情况,考虑该成分的允许误差来确定标签标示的数值。当检测数值与标签标示数值出现较大偏差时,企业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如主要原料的季节性和产地差异、计算和检测误差等,及时纠正偏差。判定营养标签标示数值的准确性时,应以企业确定标签数值的方法作为依据。问答里,对次有专门的解释,判定准确性时,以企业确定数值的方法为依据。就具体案例来说,能够提供合格的检测就好了,本来营养数值就是波动,不能单以一次检测报告为准。
,食品工场厂长 2018-10-16回答
恩 不过流通领域跟着遭殃。。。我也是流通领域的啊,这有啥困难的审核一个NB产品,把资质全部要齐,备案。产品要求其出具当年第三方全项检测报告一份。确认包装标注符合法规要求。通过。有不合格的,不通过。要厂家整改,整改不了的,不上。如果领导给压力要上,要厂家出函进行说明并承担一切责任。出具审核报告,厂家的函附后,要领导签名。通过。存档备案。以后这个产品真有问题的话,翻出来。我作为一个流通领域的QA,最多只能做到这样了。生产商要对产品弄虚作假我是不可能监控得到的。至少我审核的时候他的定西是合格的。余下来的事应该是质监局的问题了。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