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食品二维标签确保食品安全保障

  目前的智能标签主要有三类:一是交互式智能标签,通常通过射频识别功能间接进行发件人和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常被应用于智能交通与物流;二是活源式智能标签,即标签可在扫描后产生活动及响应事件,或以某种方式改变周围的环境,常见于食品包装标签;三是指示性智能标签。其主要功能是表明事件已经发生,如所标示点已暴露于毒气、辐射、日光,超过时间规定,遭到破坏等,常被用于警告指示牌。智能标签还可被用于跟踪被扫描代码所在地的信息。  智能社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新一代网络技术、虚拟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信息技术,为拓展人类能力、发展智能社会提供了创造性的工具;而智能标签的普及和应用,则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及商品信息的可读性、相关性和可用性,使得智能社会触手可及。  食品包装标签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原材料追溯,流通环节实现批次实时可查,消费终端对产品信息一目了然——依靠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就能实现食品信息的全程追溯,正所谓“轻轻一扫,信息尽现”。  原料供货商提供的原料上带有二维码标签,标签中记录有原料生产厂家,使用期限等信息。食品生产厂在原料入库时读取二维码将原料生产信息录入数据库。在原料贴上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标签中包括原料号码、原料名称、入库日期、供货商等信息。  制定生产计划时,计划中包括生产产品名称、调制容器号码、使用原料、重量、投入顺序、原料编号。将生产计划的内容录入二维码,将带有该码的标签贴在分装的口袋上。  读取分装袋上的二维码,按照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指示(例如将原料号码051的大豆装入20kg)将原料装入分装袋子中。然后读取原料袋上的二维码,将使用的原料数据传人电脑。  原料倒入调制容器中,生产结束后在封装时,在包装上打上封装时间及封装设备的号码。此时生产制造数据为:产品名称、调整制容器号码、制造日期、制造开始时间、制造结束时间、封装设备号码等。  每批的食品的制造时间及封装设备号码记录到数据库中。根据食品袋上打印的封装时间及封装设备号码来判号,最终能特定使用的原料信息。
0人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