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监管问题,在论坛一直是个争议的焦点。今天一件偶然的(也许是必然)的经历,让我在此考虑政府执政的目的和实际效果。今早坐长途车到公司,因为是周一,惯例了,车在车照旧满员了(不能超员),但路上继续上客,中间的走道以及车前面只要有空的地方,都会塞上或坐或站的人,大家都也习以为常了,周一要赶着上班嘛,毕竟小县城在城里上班的人比较多,度完周末返回上班的人多,时间急,起个大早,不能赶个晚集。路上途径某镇一个交警大队,交警大队也经常在必经之路查车,超员超载问题当然在必查之列,安全事故频出不穷,超员超载超速行驶时罪魁啊,老百姓的安全事大,国家三令五申了。所以,长途车的超员虽然已成惯例,但没到那个地方还是非常担心的,经常大家(营运车之间)互相通消息,又没有查的,前车后车,互相电话沟通。当然也有不管不顾撞运气的,也许有过硬的背景作后盾。今天所坐车在到达某镇前就基本塞满了,在该镇的一个十字路口,又有两人上车,可能他们没注意,旁边一辆交警的车(不是稽查,可能在吃早餐或者干什么),看到他们超员,跟在后面追,司机见状想加速逃过去,上了高速也许就不追了,经过一个路口,红灯都不顾闯过去了,后面的警车加速、喊话,终于拦下了。警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跟车卖票的是位大妈,司机是个小伙子,看警察的意思要揍司机的样子(确实可恨,视乘客性命为儿戏嘛),骂骂咧咧,拿着轻便的数码相机要拍照。大妈赶紧拦住,说:镇上***是俺***(亲戚名称),照顾一下;警察如此生气,怎肯轻易放过,怒道:不认识!继续要拍照,就这样和这位大妈纠缠,一直纠缠到警察那边去了,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司机拿去驾照,又过了十几分钟,司机上车,有乘客说:这小子还敢上车?哪知司机坐好,大妈也上车,车载车超员的乘客继续上路。听司机和大妈在交流,扣了2分,大妈说再让**找找,等等,别的没听清楚。我不禁疑惑了,如果我没有弄错,交警查车,超员超载超速,目的应该是为了交通安全,为了司机、乘客、公路设施的安全。如果没有查到,也就那么回事,现在查到了,超员了,有安全隐患,扣2分,罚**元就排除了隐患了吗?车还是那个车,司机还是那个司机,乘客还是那些乘客,所不同的是司机被扣了2分,可能被罚**元钱,前后就有一个不可通行、可以通行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样作的效果会是怎么样呢?更加卖命地超员,以挽回被罚款的损失。食品的监管同样也存在这样的疑惑:先不说不作为的问题,即使去检查了:现场有问题,产品被抽查不合格,有怎样呢?罚款,企业人员出面公关,大有讨价还价之势,最后根据公关效果,在罚款数额上做一变通,现场还是那个现场,产品还是那个产品,一切都ok了。记得某公司建厂完成,申请卫生许可证,监管人员到现场指手画脚讲了一大通,这里需要改造,那里需要间隔,等等(且不说合理如否),开的卫生监督意见书上,却不说那些具体问题,只是说:1、应*****,2、应****,3、应******(均是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该老板是位海归,可能听说国内的种种弊病,比国内的人士更深信不疑,告诉下面的人,车间不用动,按他说的画个图纸,标成他要求的样子就行。下面的人还很疑惑,提心吊胆地去了,哪知人家压根不提整改的事,证顺利地就发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