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处理投诉的过程中接触到两个冒牌产品,一个是
茶叶,是经营户从他人处购进的其他品牌茶叶的包装再加上自己购买的散装茶叶自行封口包装的。而且该品牌茶叶的SC证已过期,包装上打的执行标准也是旧的,明显是废弃不用的旧包装,结果也只是处罚了经营户,包装追不到源头。另外一个是预包装的干货,包装上的SC证号都少了一位,而且跟标识厂家联系以后确定不是该厂家生产的。估计也是没有生产资质的作坊私下仿冒的包装。 为什么在产品
包装印刷商哪里方面不加强监管呢?假货盛行,这些包装是哪里来的呢?如果包装印刷环节把关严了,这类假货是不是也会少很多呢?